解放战争初期,国军可以说是横扫解放军,为何在1947年以后形势急转直下? 很多人以为解放战争打响后,解放军一路攻城掠地,打得国民党军节节溃败,其实是不恰当的。 至少在1947年7月以前,国军可以说是横扫解放战场,然而让老蒋以为大局已定的时候,却突然神反转,直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却一败涂地。 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神转折?这里面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军的编制不行,不能适应大兵团作战。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对国军进行了一次大的整编,强行将军改为整编师,想要加强团一级的一级的作战水平。 一个整编师,通常是3旅6团,亦或者是2旅4团,从师指挥到团,还要经过旅一级,实际上旅部的设置并没有意义,造成的是违背当时主流的三三制兵制原则,造成指挥混乱重叠。 蒋介石另一个战略失误,是把整编师当作常设最高级作战军事单位,并没有集团军或者是兵团一级的常驻军事单位,在具体作战中,常常出现一个整编师指挥另一个整编师作战的奇葩现象。 直到孟良崮战役后,蒋介石才意识到问题所在,才开始将兵团一级作为常规作战单位。 在孟良崮战役中,蒋介石是这样排兵布阵,临时设立徐州司令部统一指挥,将24个整编师编为3个机动兵团,第1兵团由汤恩伯指挥,第1兵团下辖8个整编师,在孟良崮战役前夕,汤恩伯让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和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李天霞的整编第83师为第一梯队,去追击华野。 在第一梯队中,虽然整编第74师实力最强,但是张灵甫资历却最浅,要受到李天霞的节制,为摆脱李天霞的节制,孟良崮前,张灵甫还跟汤恩伯发电,要求调归黄百韬辖管。 黄百韬的整25师基本可以算作是杂牌军,由黄百韬辖管整74师,简直就是奇葩。 所以,孟良崮战役后,蒋介石才开始临时搞兵团级作战,到1948年6月,兵团正式成为国军简制,但是为时已晚。 相比于解放军的编制,国军的编制简直就是贻笑大方。 以东野为例,下设纵队一级,每个纵队下辖3个师,每个师下辖3个团,这样一个纵队下面就是9个团,解放战争初期,一个纵队人数在两三万人左右,到后期可达四五万人,到改编为四野的时候,一个军的兵力多达6万余人,什么概念?一个军就可以单独发动一场不小规模的战役了。 对比一下双方的编制。 国军:徐总——汤恩伯兵团(临设)——第一梯队(临设)——整编师——旅——团 解放军:东总——纵队——师(旅)——团 在1947年底,我军随着部队规模的扩大,又提出“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大整军调整。
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国民党军队只要是被我军包围了,就大多数都难逃覆没的结局?他们
【7评论】【31点赞】
潘帕斯的风吟鸟唱
军盲吐..
南海浪
发动群众,解放区内几乎人人参与。村村有民兵队,担架队,都参加制作干粮,运送伤员和军需。破坏道路、桥梁,埋地雷。华野的支前民工比野战军人数还要多,这些都是胜利根本。
琉璃药师
隔靴搔痒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