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阎锡山的小儿子回到山西忻州,在老宅门口老泪纵横。然而就在他抬脚准备回家时,却被一旁的工作人员拦了下来:“同志,你还没买票呢?” 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经营一家叫“吉庆长”的钱铺。 年仅15岁的阎锡山进入钱铺帮忙。 初期,阎锡山仅仅负责一些简单的琐事。 1900年,庚子之乱爆发。 由于无法将从北京兑得的钱款运回五台,导致“吉庆长”钱铺资金链断裂,出现大规模的挤兑现象。 为了逃避债务,阎锡山与父亲逃回老家。 尽管如此,阎家仍未能摆脱债务的阴影,阎锡山的父亲决定带着他前往太原谋生。 1902年,山西巡抚岑春煊恢复了因戊戌变法而停办的山西武备学堂,该学堂主要培养下级军官。 阎锡山经过多次劝说父亲,他成功报考并进入学堂。 在军校中,阎锡山当选为班长。 1904年,阎锡山被选派前往日本留学。 日本的现代化进程给了阎锡山深刻的启示。 在东京,阎锡山不仅与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先驱交往,还加入了同盟会。 同时,阎锡山与许多未来的中国军政领袖建立了联系,包括程潜、孔庚、何成濬、唐继尧等人。 1911年,山西省的新军在阎锡山的带领下成功起义,迅速占领了太原,宣告山西脱离清朝统治。 起义成功后,阎锡山被推选为山西军政府都督。 尽管阎锡山在山西的革命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清朝不甘心失去山西,派遣北洋军进攻。 阎锡山与北洋军的吴禄贞达成协议,暂时避免了武力冲突。 然而,他意识到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将在接下来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 于是,他决定支持袁世凯。 经过一段时期的博弈,阎锡山终于在1912年获得了袁世凯政府的正式认可。 在支持袁世凯的同时,阎锡山并未完全与南方革命党切割。 1917年,段祺瑞发动镇压张勋复辟的战争,阎锡山本应支持中央政府,但却没有直接参与,而是采取了中立的态度。 1918年,阎锡山提出了“保境安民”的战略,坚决宣布山西严格保持中立,晋军不出省,客军不得通过山西。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阎锡山通过发展实业、金融、贸易等方面的措施,大力振兴山西的经济。 他还通过扩军,从最初的7000人扩充到13万人,并建立了军官学校和兵工厂。 1926年,北伐推进,阎锡山逐渐成为了蒋介石等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 他既与蒋介石等中央政府保持合作,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山西的独立性。 阎锡山最终决定站队,在1927年宣布支持国民政府,并投入了北伐的行列。 在此期间,阎锡山通过与张作霖联合的方式,成功击败了冯玉祥。 1930年,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蒋介石调任阎锡山为中华民国海陆空军副司令后,阎锡山却因蒋介石改变职位安排而感到不满。 此后,蒋介石又通过宋子文的调解,占据了山西的税收。 最终,阎锡山选择与蒋介石决裂,联合其他反蒋力量反抗。 然而,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胜利告终。 冯玉祥的西北军在战斗中迅速解体,而阎锡山的晋军虽然安全撤回山西,但也失去了与蒋介石的合作机会。 战后,阎锡山不得不宣布下野,并赴大连考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阎锡山通过暗中与张学良、蒋介石的互动,成功获得了复出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抗战期间,阎锡山面临着与日本、国民党和共产党三方的复杂关系。 他以极为灵活的手段应对这三方的压力。 1949年,随着中国的革命成功,阎锡山不得不逃离故土,前往台湾。 此时,他已是年近古稀。 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写作中,撰写了一些与反共相关的文章。 最终,阎锡山在1960年病逝于台湾。 阎志惠曾是阎锡山最为宠爱的儿子。 阎锡山将他培养成一位军事人才。 然而,阎志惠在成年后前往日本,甚至与父亲所不认同的赵金秀发展出一段感情。 最终,阎志惠选择离开日本,前往美国。 他为生计四处奔波,做过保险员,也做过司机。 阎锡山去世后,阎志惠在30年后回到山西,来到昔日的家中。 然而,他所到之处,已经是一个供游客参观的景点。 站在父亲曾经的故宅前,阎志惠只得乖乖地按照规则购买了门票,才能进入。 参考文献:[1]任思博.阎锡山“保境安民”时期山西水利建设得失探析[J].古今农业,2024(2):77-8816
1992年,阎锡山的小儿子回到山西忻州,在老宅门口老泪纵横。然而就在他抬脚准备回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17 02:46: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