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河北唐县,白求恩烈士安葬的现场,由于当时他牺牲在前线,交通队偷偷将白

墨色流年绘 2025-04-17 03:30:50

1939年,河北唐县,白求恩烈士安葬的现场,由于当时他牺牲在前线,交通队偷偷将白求恩遗体化装成重伤员,抬着担架急行军五天后,才转移到了后方的于家寨。 1939年的中国,抗日战争那会儿,真是难上加难,跟打地鼠似的,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物资少得跟捡破烂似的。就在这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有个洋大夫,白求恩,愣是用他的命,给国际主义精神整了个豪华版展示。“老百姓的事儿最大”,白求恩这名儿,在当时,比手电筒还亮堂,照亮了那段黑不溜秋的历史。 到了1939年的冬天,河北唐县那疙瘩,冷得跟冰窖似的,白求恩大夫走了的消息,悄悄传开后,他的遗体已经跟做特工似的,东躲西藏了五天。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交通队员们把他扮成重伤员,抬着担架,没日没夜地狂奔。这一路,他们又饿又累,还得跟日军玩捉迷藏,躲避搜查和轰炸。每走一步,心里都是对白求恩的敬仰,流的每一滴汗,都是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终于在第五天,太阳刚露脸,白求恩的遗体就安全到了于家寨。村民们一听,眼泪哗哗的,自发地聚一块儿,给这位没见过但心里早就有位置的英雄送最后一程。聂荣臻将军眼含泪光,读了白求恩留下的最后一封信,信里写的都是工作、战友和对中国的美好愿望。那一刻,周围静悄悄的,只有大家的心跳声,砰砰砰的,震撼人心。 现在,白求恩大夫在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长眠,但他的精神,比小强还顽强,永远活在咱们心里。就像毛主席说的:“这人,高尚、纯粹、有道德。”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墨色流年绘

墨色流年绘

墨色流年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