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掉下巴!清华教授柳冠中怒声疾呼:‘无人飞机、无人驾驶、无人商店…… 人都去哪了?没了人的科技,还要人做啥?机器人可不等于智能化!’视频里,柳教授猛拍桌子,声音都颤抖了。 如今超市结账刷脸即走,酒店入住机器发卡快如闪电。但上月我爸妈旅游时,对着自助机捣鼓半小时,最后红着脸找保安帮忙。机器哪能懂老人手抖按错键时的慌张? 饭碗问题更是揪心。昆山富士康车间机器人上岗,700 工人瞬间失业。北京滴滴司机老张唉声叹气:“听说无人驾驶车要上路,我这开了 20 年车的老司机,难道只能去送快递?” 全国 3000 万职业司机,晚上睡觉都紧攥方向盘发愁。 学历贬值也让人头皮发麻。朋友的表姐,985 硕士,去年被银行裁员后送了半年外卖。她无奈地说:“机器人能写代码能算账,可它们会冒雨给人送退烧药吗?” 但企业才不管,深圳某无人酒店去年裁掉 80% 前台,换用机器后利润直接翻倍。 科技发展快如高铁,可人呢?医院里 AI 能看片子,可握住癌症病人的手轻声安慰 “别怕” 的,还得是医生。学校装了智能黑板,可孩子哭着找妈妈时,帮忙擦眼泪的只能是老师。机器算得出最优路线,却算不出儿女得知妈妈生病时的急切心情。 柳教授说得太对了,咱要的不是冷冰冰的 “无人”,而是充满 “人情味” 的科技。杭州有家超市想出新招,在自助结账区旁设 “唠嗑柜台”,大爷大妈买完菜能坐下唠家常,店员还教他们用手机买菜。这种 “半无人” 模式,既省成本又留住了人间烟火气。 30 岁的你,能确保明天工作不被机器人抢走吗?送完这单外卖的小哥,下个月会不会被无人机替代?科技这趟快车,可千万别把活生生的人甩出车外啊!大家咋看,快一起聊聊! ”
有人说大科技板块见大顶了,算力见大顶了,机器人见大顶了,半导体芯片见大顶了等等,
【4评论】【7点赞】
雁过秋水
征收机器人重税,平衡收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