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的爱情也会走到尽头?唐朝人的“离婚协议书”竟然长这样!想知道昔日爱侣是如何体面分手的吗?敦煌文书为你揭开尘封千年的分手真相! 一份古老的离婚协议书,发黄破旧的纸张显示了年代久远,没想到在千年之后突然成了网络热点,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唐朝人离婚,真的像网友开玩笑说的那样,比现在的明星互相指责还要体面和有风度吗?这份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放妻书》,到底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呢? 公元639年寒冬,敦煌沙州城大雪纷扬。一个姓李的男子写下了一份情真意切的《放妻书》:“希望娘子分开以后,能够重新打扮,容光焕发……”这份饱含祝福的离婚协议,如今被陈列在博物馆里,向我们展示了唐朝时期人们别具一格的“分手观”。在敦煌文献中,还发现了另外12份类似的《放妻书》。有的丈夫甚至在文中保证:“以后绝不再纠缠,你也别再到我家门口吵闹。”如此坦诚又直白的“分手宣言”,即使在现代社会也足以让人惊讶不已。 这些文书不仅仅是简单的“分手协议”,而是巧妙地将情感故事与财产分配融合在一起。内容既有对过去美好爱情的浪漫回忆,也有实际的经济补偿。更重要的是,它们包含官方认可的离婚流程,作为见证人的亲属,并明确了财产的处理方式,所有环节都十分完备。 唐朝人对待离婚这件事比较体面,离不开当时宽松的法律政策的影响。《唐律疏议》清楚地写着,夫妻要是过不下去了,可以选择协议离婚,官府不会插手管。这跟后来那种男方单方面强制离婚很不一样。更有意思的是,唐朝的公主们个个都是离婚高手,像太平公主、襄阳公主都是离过婚带着孩子的,皇室离婚率这么高,说明当时社会对女性离婚还是很宽容的。 但是这种看似包容的社会并非人人平等,阶级高低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权利。普通老百姓离婚比较容易,但身份低下的奴婢想要结束婚姻,必须经过主人的同意才行。由此可见,自由的享有程度也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此外,唐朝当时的经济和文化环境也影响了对离婚的心态。唐朝女性可以通过纺织、做生意等等途径,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有了经济上的独立,离婚后也能有保障地生活。敦煌出土的文献里,还记录了离婚后的女性开酒馆、买房子的例子,可见当时女性的经济能力相当不错。 现代人离婚时,常常因为财产分割、孩子归属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相比之下,千年前的《放妻书》不禁显得更有人情味一些。
一千多年前的爱情也会走到尽头?唐朝人的“离婚协议书”竟然长这样!想知道昔日爱侣是
乐天派小饼干
2025-04-17 12:28: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