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对夫妇撇下5岁女儿自尽,23年后,她不顾阻拦开棺检查,最终找回失散25年的弟弟。 湖北一对夫妇撇下5岁女儿自尽,留下无尽谜团。23年后,女儿吴家雨不顾村里人阻拦,执意开棺检查父母遗骨,只为找回25年前失散的弟弟。 吴家雨1987年出生在湖北十堰市竹山县柳林乡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里条件不好,父母靠种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1990年,母亲去山西打工,父亲带着3岁的吴家雨和刚出生不久的弟弟去看她。路上在武昌火车站转车时,父亲钱包被偷,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无奈之下,他在火车站附近一家小餐馆打工,带着两个孩子挤在角落啃馒头。一个好心同事提出帮忙照看弟弟,结果那天弟弟就这么不见了。吴家雨当时太小,只记得弟弟穿着母亲缝的小蓝袄,走的时候还冲她笑了一下。 弟弟失踪成了家里挥之不去的阴影。父母四处找人,贴告示、跑派出所,可一点线索都没有。1992年,绝望中的父母做出了极端选择。那天,父亲带回几根雷管,和母亲一起点燃,爆炸夺走了他们的生命。5岁的吴家雨侥幸活下来,却从此成了孤儿。她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日子过得艰难,村里人还经常拿她没爹娘说事。小时候她不懂父母为啥这样做,长大后才从奶奶给的母亲日记里知道,他们是因为找不到弟弟,觉得活不下去了。 母亲的日记成了吴家雨了解过去的关键。里面记着弟弟被拐的经过,还有父母到处找人的心酸。日记里提到那天在火车站,父亲的同事带弟弟去买糖,后来人就不见了。父母怀疑是被拐了,可没证据,也没能力追查下去。吴家雨读着这些字,慢慢明白了父母的绝望,也下定决心要把弟弟找回来。她觉得自己是家里唯一剩下的希望,不能让父母的遗憾再延续。 小时候,吴家雨没条件去找弟弟。家里穷,她只能先读书、干活,帮爷爷奶奶减轻负担。长大后,她听说DNA技术能找失踪人口,心里燃起了一线希望。2015年,全国失踪人口DNA数据库启动,她觉得机会来了。要找弟弟,得先提取父母的DNA做比对,可父母已经去世20多年,唯一的办法就是开棺取样。这想法一出,村里炸了锅,有人说她不孝,有人觉得她疯了,但吴家雨铁了心要试试。 2015年,吴家雨回到村里,准备开父母的墓。村里人听说后议论纷纷,有的指着她鼻子骂,有的劝她别惹老天爷。她心里明白,这事在农村是大忌,可她也知道,不这么做弟弟永远找不回来。她找了警察和工作人员帮忙,带着工具去了墓地。那天挖了一上午,棺木终于露出来,里面是父母的遗骨。她亲手取样,装进密封袋送去检测。整个过程她没哭,只是盯着墓碑看了一会儿,像在跟父母说:我得把弟弟带回来。 等待结果的日子特别漫长。吴家雨每天翻母亲的日记,想着弟弟可能在哪。2017年,警方终于来电话,说在云南找到一个叫林艺辉的男人,DNA匹配上了。她当时手一抖,茶杯都摔了。她赶紧去看鉴定报告,确认这就是失散25年的弟弟吴家燚。原来弟弟当年被拐到外地,改了名字,长大后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这消息让吴家雨既激动又心酸,25年的分离,弟弟已经完全不认识她了。 吴家雨联系了《等着我》节目组,想在节目上跟弟弟见面。那天录制,她站在台上,心里七上八下。弟弟走进来时,她一眼就认出了他,虽然模样变了,但眉眼跟父亲很像。两人抱在一起,她心里堵了25年的石头终于落地。节目后,她带弟弟吃了碗面,简单又实在,就像小时候家里最平常的日子。 团聚后,吴家雨带弟弟回了竹山县老家。他们一起去父母墓前祭拜,告诉父母弟弟回来了。弟弟在村里安顿下来,找了份修车的工作,慢慢融入了生活。吴家雨后来结了婚,生了孩子,弟弟周末常来看她,带点菜或者帮着修东西。村里人对她的看法也变了,过去骂她的人开始夸她有本事,把散了的家又聚起来了。 吴家雨这25年的路,走得太不容易。从5岁失去父母,到23年后开棺找弟弟,她靠的不是运气,而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她没文化,没钱,靠着一本日记和一颗心,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事搁谁身上都不好受,可她硬是挺过来了。父母的选择没法评判,他们走了,留下的苦都落在了吴家雨身上。她没怨过谁,只是默默去做该做的事。 这故事听着挺沉重,但也让人觉得暖。吴家雨用行动证明了亲情的分量,不管隔了多少年,多少坎,她都没放弃。她不是英雄,就是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可这份坚持比啥都值钱。弟弟回来后,日子虽然平淡,但姐弟俩能坐一块吃饭、聊天,这就是最大的安慰。 吴家雨的故事不是个例。90年代那会儿,拐卖小孩的事不少,很多家庭因为这散了。当时条件差,信息闭塞,找人跟大海捞针似的。父母走极端,不是因为不爱孩子,而是被逼到了绝路。吴家雨能找到弟弟,多亏了现在的DNA技术和社会的进步。可想想还有多少家庭没这么幸运,弟弟妹妹找不回来,父母遗憾一辈子。这事提醒大家,亲情无价,但保护家人也得靠实际行动。
2024年,广东30岁男子突然接到电话,“你亲生父母找到了!”男子连连摇头“不可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