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现在美国海关最头疼的不是“中国制造”四个字,而是咱们外贸人手里的那把

蕴藏冬夏啥 2025-04-17 15:42:32

¥你敢信吗?现在美国海关最头疼的不是“中国制造”四个字,而是咱们外贸人手里的那把拆包裹小剪刀!最近网上开始传义乌市场的监控视频,商户们正麻利地把玩具车拆成车轮、马达和说明书,据说这么一拆,海关的查获率立马降了四成。 先说说关税这道坎,美国对中国玩具车征收的关税高达145%,一辆成本100块的玩具车,到了美国就得交145块的税,利润直接被腰斩。但商户们发现了个空子:玩具车的零部件税率低得吓人。 比如车轮可能按“塑料配件”归类,税率只有5%;马达算“小型电机”,税率10%;说明书更绝,可能被归为“印刷品”,直接免税。这么一拆,原本145%的税变成了平均不到8%,省下来的钱够再买十辆玩具车! 再看看海关的技术手段,美国海关用的X光机和AI机器人看着挺厉害,能扫描集装箱、识别货物标签。但拆开的零部件就像打散的乐高积木,X光根本分不清哪个是玩具车的马达,哪个是吹风机的零件。 AI系统更懵圈,它数据库里只有完整玩具车的图像,零散的零件直接归类到“其他塑料制品”。深圳海关的AI机器人能10秒识别车厘子标签,但遇到拆成零件的玩具车,照样抓瞎。 最绝的是商户们的“拆家艺术”,义乌的老板们把玩具车拆得比法医解剖还细致:车轮和车身分开包装,马达藏在说明书夹层里,连螺丝都单独装袋。 更狠的是“混搭战术”,把玩具车零件和文具、日用品混装,海关就算抽查到,也以为是普通商品。有个商户甚至把遥控飞机拆成37个零件,申报成“儿童科学实验套装”,愣是蒙混过关。 但这事儿也不是百试百灵,美国海关也在升级手段,比如用AI分析物流数据,发现同一收货人频繁收到“车轮”“马达”等零部件,就会重点布控。 2025年3月,美国海关查验率飙升到70%,单个集装箱的查验费从1000美元涨到6000美元。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商户们又想出“蚂蚁搬家”的办法,把货物拆成几百个小包裹,通过不同物流公司分散运输,海关就算查到一两个包裹,也抓不住整条产业链。 这种“拆家避税”的现象,本质上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物。美国加征关税想打压中国商品,结果反而逼着中国外贸人搞出了“技术创新”。 义乌商户们用一把小剪刀,剪出了一条新的生存之道。不过这也埋下隐患,美国可能会调整关税分类规则,或者加强AI识别技术。未来这场“剪刀与扫描仪”的较量,还会继续上演。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美国海关想守住关税壁垒,中国外贸人就用智慧和勇气寻找突破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拆包裹的小剪刀,成了最锋利的武器。 信息来源:北青网 深圳海关AI机器人开挂 查验车厘子只需10秒 成功拦截3批次危险品

0 阅读:7150

评论列表

这里黎明静悄11

这里黎明静悄11

12
2025-04-18 20:42

既要赚钱又要骚扰,一举两得

石料

石料

10
2025-04-18 22:30

到美国组装?那制造业真回流了[并不简单]

用户10xxx25 回复 04-19 08:37
做梦呢,零售商拆大包,玩家自己攒,雇人组装比关税还贵

用户10xxx27 回复 用户10xxx25 04-19 13:19
那我小时候自己拼装四驱车,算什么?从小培养打螺丝牛马[裂开]

用户64xxx42

用户64xxx42

5
2025-04-19 09:29

本来就是 儿童科学实验套装,你这又是带什么节奏呢?美国组装的自然是美国制造啊!

给爷上一打少妇

给爷上一打少妇

4
2025-04-18 21:28

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呲牙笑]

用户10xxx25

用户10xxx25

3
2025-04-19 08:35

中国人拿出当年对付日本鬼子的办法对付美国政府,以造福两国人民

老书

老书

2
2025-04-19 11:36

想证明啥?想证明外贸离了美帝活不了?

一眉道人

一眉道人

2
2025-04-19 14:28

耍这种小聪明的有好结果吗

用户38xxx76

用户38xxx76

2
2025-04-19 07:37

这是全面加税之前逃税的办法好不,现在根本没用了,拆成啥都一样的税。

人間濁流

人間濁流

2
2025-04-19 09:53

现在可以自己組裝增加買家樂趣

闲庭信步笑看风云

闲庭信步笑看风云

1
2025-04-18 17:44

发扬麻雀战战术[哭笑不得]

曾小贤捡贝壳

曾小贤捡贝壳

1
2025-04-19 07:02

这种出口转内销的益智玩具不错呢

独一VS无二

独一VS无二

2025-04-19 07:30

税率是降低了可是这边拆那边装还各种包装,人工费大大增加了

用户10xxx27 回复 04-19 13:29
举例中的玩具厂根本不是组装后再拆解,而是流水线下来的零件直接打包,把拼装环节搬到国外,这种拼装工序如果是国内家庭小作坊就是读小学的孩子干,如果是东南亚就是最廉价的劳动力干,到了美国就是伟大的制造业回流[吃瓜]

用户61xxx92

用户61xxx92

2025-04-19 09:09

不可能的,零件如果达到整体多少的比列,就得按整机进行审报

用户10xxx27 回复 04-19 13:23
可以多开几家外贸公司给一个厂商供货,单个贸易公司采购的就是零件,厂家说我就是本地采购的本地制造厂,原料来自哪里我不知道

猜你喜欢

蕴藏冬夏啥

蕴藏冬夏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