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民晚报报道,当地时间4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王毅对普京说,中俄关系不会止步不前,只会越走越宽广。中俄友好不是面向当下,而是着眼更长远的未来。王毅访俄期间,关键谈到三点。其一,王毅称,中俄关系有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从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到,王毅提到了中俄双边关系,总结出三大特质: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更认为,中俄好,则世界好。 此外,俄罗斯总统普京当面向中方发出了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活动的邀请函,中方也接受了普京的邀请。没过几天,中国又迎来了一个好消息。根据媒体的报道,日前蒙古国议会批准了中蒙修建新跨境铁路的协定。要知道,关于这条跨境铁路,之前因为各种因素,被拖了十多年,现在蒙古国终于将跨境铁路提上日程。据悉,该跨境铁路起点是蒙古的嘎顺苏海图口岸,终点是内蒙古的甘其毛都口岸。
据环球时报援引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8日报道,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日前批准了一项与中国的协议,将在两国之间共同建设一条新的跨境铁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之际,蒙古国希望与南部邻国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这条19.5公里长的铁路将使蒙古国增加对中国的煤炭出口。该项目的建设曾被搁置了十多年,但最近几个月获得了新的推进动力。 报道称,蒙古国第一副总理卢布桑亚木·干图木尔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建设工作将于今年开始,2027年竣工。”届时两侧的运煤中心也将建成。分析认为,蒙古之所以推动这条铁路的建设,与特朗普加征关税有关,蒙古希望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增强经济独立性。近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许多国家意识到,过于依赖美国拥有巨大的风险,美国轻则经济制裁,重则增加所有进口商品关税,就连蒙古也被加征了10%的"最低关税"。显然,特朗普一味追求双边贸易平衡的做法实际上忽视了国际贸易的复杂性,这种激进政策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将加剧国际关系的不稳定。
中国和蒙古国这一次的跨境铁路修建协议,标志着蒙古国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开始出现更加正式的转变。如今的社会经济形态极度不稳定,其根本性原因就在于美国霸权主义,在对等关税政策实行推动的前提背景之下,蒙古国为了寻求后续国内经济独立性以及长远性的发展,开始和中方构建起更加全面的合作。对于蒙古国来说,这条铁路的修建能够让蒙古国的煤炭出口有更大空间,对于中方来说,一方面拓展了经贸的道路,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中方资源供应链更加全面。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蒙古国最大的煤炭买家,2024年即便蒙古国扩大了对印度煤炭出口,但对华煤炭出口仍高达8370万吨,占该国出口总量的91.3%。这条新跨境铁路一旦建成通车,将缩短近三分之一的运输路径,比传统卡车运输节省30%的运输成本,中蒙之间的煤炭运输效率将翻倍,蒙古国预计每年可增加3000万吨的煤炭出口量,该国可借此保持6%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可以说,中蒙跨境铁路,将成为促进蒙古国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
对于我国来说,中蒙跨境铁路建成之后,也会带来很多好处,我们有煤炭方面的现实需求,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关系一直非常好,是美国的坚定拥护者,一旦澳大利亚对我们增加关税,直接加大蒙古煤炭的购买量即可。而对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来说,也可以将蒙古纳入泛亚铁路网,促进东亚经济的一体化,不管是对我国还是蒙古国跨境铁路建设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