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台湾老兵唐志平携太太回到山东老家,却把弟弟吓了一大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问道:“三哥,你真的还活着吗?国家都追认你为烈士了。” 唐志平的故事,得从他1930年出生说起。他是山东聊城一个小村庄的人,家里兄弟四个,他排老三,弟弟唐志凯最小。那时候家里靠种地过日子,穷是穷了点,但一家人还算和睦。唐志平从小就倔,力气也不小,村里人常说他干活麻利。1945年,抗日战争还没结束,15岁的他受村里热血气氛感染,瞒着父母跑去参加了八路军。那会儿他觉得自己扛枪是扛起了责任,心里有股子劲儿。后来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他跟着部队到处跑,腿上还留着炮弹片划的疤。 1949年,金门战役成了他人生的大转折。这场仗打得惨,部队去支援解放金门岛,结果补给跟不上,指挥也出了问题。唐志平后来被国民党军俘虏,和少数活下来的战友一起被押到了台湾。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回不了家了。到了台湾,他先是被关在战俘营,天天听广播、干杂活,日子过得憋屈。几年后放出来,他没地方去,就在当地找活干。码头扛包扛得肩膀肿,工厂修机器修得满手油污,生活苦但也只能咬牙撑着。 1950年代末,他在工厂附近认识了陈锦,一个比他小12岁的本地女子。两人慢慢处出了感情,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婚礼没啥排场,房子也小,日子紧巴巴的,但总算安稳了。可唐志平心里一直放不下来,总觉得山东老家是根。每年春节,他都会一个人站门口,手里端碗热汤面,眼睛望着远处的山。陈锦忙着带孩子,也习惯了他这份沉默。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十年,直到1987年,台湾放开了老兵回乡探亲的政策,他才终于下决心带太太回山东看看。 那年秋天,唐志平带着陈锦坐火车、转客车,颠簸了两天一夜才到聊城老家。到了村口,已经是傍晚,村子静悄悄的。他找到弟弟唐志凯的家,敲开门那一刻,弟弟彻底懵了。唐志凯这些年一直以为三哥早就没了,国家还追认他为烈士,谁能想到他会突然站在面前?原来,1949年金门战役后,唐志平失踪,家里和部队都联系不上他。当时通讯落后,战俘的消息传不回来,时间一长,大家就认定他牺牲了。弟弟唐志凯后来还去部队问过,得到的答复是“烈士名单里有他”,家里甚至给他立了衣冠冢。 唐志平回来后,和弟弟聊了几天,把这些年的经历一点点讲出来。从被俘到台湾的日子,他没细说苦,只说自己运气好,活下来了。他在老家住了五天,每天早上和弟弟去父母墓前烧纸钱,白天帮着干点农活,晚上几个人围着桌子喝玉米粥。陈锦也跟着忙前忙后,和弟媳妇一起做饭。离别那天,天没亮他就起了床,和弟弟握手告别,带着点老家的地瓜干回了台湾。回去后,他把这段回乡的事讲给孩子们听,手里老攥着一块从老家带回来的石头。 1990年代初,唐志平身体不行了。常年咳嗽,腿脚也废了,工厂活早就干不动。家里靠陈锦做手工活撑着,日子过得艰难。他病倒后,床头一直放着那块石头,摸得光溜溜的。去世前一天,他把三个孩子叫到身边,喘着气说:“别忘了老家在山东。”说完没多久,他就走了,63岁那年葬在台湾一个普通墓地。陈锦后来带着孩子过日子,偶尔翻出他的旧照片擦擦。孩子们长大后各自成家,每年聚会时桌上总摆一碗玉米粥,像是在延续他的念想。那块石头还留在家里,摆在桌上,像个无声的见证。
1987年,台湾老兵唐志平携太太回到山东老家,却把弟弟吓了一大跳,不敢相信自己的
混沌于浮云
2025-04-17 19:39: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