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侨居美国多年,曾恶贯满盈的特务头子毛森在病重之际,对儿子说到:“我想

墟史往事 2025-04-18 09:13:46

1992年,侨居美国多年,曾恶贯满盈的特务头子毛森在病重之际,对儿子说到:“我想回祖国和家乡去看看”。 1992年,纽约郊区的一间公寓内,一位年迈的老人望着窗外,虽然他已经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四年,但每到春天,他总是思念故乡浙江江山县。 小时候,毛森并不富裕,但尽管家里经济困顿,父亲依然想方设法供他读书。 直到十五岁时,毛森被迫中断学业。 然而,他继续自学。 在经历了多年的艰苦打拼后,毛森终于成功重返校园,进入了长台嵩高小。 然而,由于家庭的困窘,父亲最终也无法继续支付学费。 他用童年玩伴毛善森的名字参加了升学考试,最终成功进入了衢州第八师范学校。 毕业后,他在江山县立中山小学担任了短短两年的教师。 然而,年轻的毛森渴望更大的舞台,于是他决心投身警界,参加了浙江省警官学校的考试。 在浙江警官学校的某次军统视察中,毛森遇到了毛人凤,恰好毛善森是毛人凤的同乡。 毛森被识破后坦白了身份,毛人凤没有追究,反而因同乡之情将他带入了军统。 1933年,十九路军的领导人蔡廷锴和蒋光鼐在蒋介石打压下,与李济深、陈铭枢等人联手,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在这个形势下,蒋介石派遣了大量军队前往福建镇压叛乱,同时也担心福建的地方部队可能会站队支持十九路军。 蒋介石命令戴笠派遣毛森前往福建,负责与福建与浙江交界的浦城驻军联系。 毛森到达浦城后,以军事观察记者的身份行事,很快与张殿基建立了深厚的关系,甚至结拜为异姓兄弟。 最终,浦城的驻军在毛森的影响下始终未参与“闽变”。 此举令蒋介石对毛森大为赞赏,而毛森也因此得到了戴笠的青睐,迅速升任福州警察局特勤组主任。 1937年上海沦陷,戴笠迫切需要毛森回到浙江。 毛森随即辞别福建的职务,带着陈仪的支持与物资回到了浙江。 戴笠的安排虽然并未完全顺利,毛森很快因不是军校出身而被排挤出他所组建的别动队。 然而,毛森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在浙江开展对潜伏敌人的监控与暗杀工作。 在军统浙江站工作期间,毛森与一位女学员胡德珍相识并结为夫妻。 1940年,他受邀前往重庆参加纪念军统成立周年的“四一”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毛森第一次见到了毛人凤,尽管毛人凤更擅长文职工作,但毛森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优秀人才。 1940年年底,军统上海站因人员被破坏。 戴笠紧急指派毛森前往上海,协助整顿行动总队。 毛森负责收集前线情报,破坏日军设施,并执行暗杀任务。 1942年,毛森部下的上尉军医陈纪廉在执行任务时被捕,供出毛森的下属及联系渠道。 日本宪兵开始追踪毛森,并最终在上海将其捕获。 在此时,毛森将责任全权担当,并坦然承认自己是上海地下工作总负责人。 毛森的冷静打动了日方,特别是特高课长大冢清,他表示将保护毛森的家人。 毛森的家中他的妻子胡德珍与表妹杨凤吉都参与了抗日工作,家中藏有电台设备。 日本人并未完全认识到这一点,只是安排人员对毛森的家庭进行监视。 毛森在此时成功保持了与组织的联系。 日本宪兵未对他施行酷刑,反而选择软禁他。 大冢清,曾多次与毛森交流,明确表示只要他能保证上海的稳定,日本方面愿意满足他的各种要求。 此时,毛森的妻子胡德珍被允许探望丈夫,并带来了重庆总部的口信。 根据口信,毛森的上级非常关切他的处境,得知上海的破坏活动没有进一步扩展后,指示毛森保住性命即可。 毛森在日本宪兵的软禁下度过了一段时间。 他巧妙地与日本人合作,但依然保持着与军统的联系。 毛森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他并利用与日方高级官员的接触,收集情。 这期间还亲自主持了铲除叛徒李开峰的任务。 李开峰是军统的电讯专家,原本是军统电讯处的高级人员,因对待遇不满而投降了日本。 他掌握了大量的电讯技术和密码后,国军的军事行动多次遭到泄露。 毛森通过一个名叫刘全德的军统前卫士,策划了一次成功的暗杀行动。 刘全德是陈恭澍的卫士,曾目睹过李开峰的叛变并与他有过接触。 刘全德成功将李开峰击毙。 由于他与日军的密切接触,毛森获得了许多前线的军事机密信息。 特别是当毛森提供了关于日本多个军事目标的信息后,美国空军对这些目标进行了猛烈的轰炸。 在1949年,上海战役期间,毛森处决超过400名革命人士和进步学生。 毛森采取了包括枪决、绞刑,甚至将一些人活埋或沉入黄浦江的极端手段。 随着国民政府在大陆的败退,毛森随蒋介石逃亡台湾。 此时,蒋经国的任命引发了与毛森的上司毛人凤之间的激烈斗争。 最终,毛人凤败北,而毛森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了蒋经国清算的对象。 毛森最终选择逃往香港,随后又移居美国。 他在1992年回到了故乡浙江,直至去世。

0 阅读:243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