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特朗普刚宣布与日本谈判取得重大进展,没想到日媒转头就戳破了美国的“伪装”!
当地时间16日上午,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刚走下飞机舷梯,前脚踏入财政部会议室,后脚就被特朗普的“推特风暴”给惊得措手不及。
这位惯用“推特治国”的总统,冷不丁宣布“亲自加入谈判”,还临时把谈判议题从关税范畴扩大到驻日美军费用问题。原本打算“先摸清情况—回国商讨—再作决策”的日方代表团,瞬间被拉进了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上演了一场“闪电谈判”。
更富戏剧性的是,特朗普在会谈过程中,突然抛出“驻日美军费用翻倍”的要求。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次日便毫不留情地“回怼”称:现行的费用分摊协议是2022年双方共同签署的,没有任何道理进行更改。
首相石破茂也紧跟其后“补刀”:“美日之间的共识不容随意动摇。”这种当面强硬回击的场面,让日本网民炸开了锅:“赤泽大臣嘴里念叨着‘地位低之又低’,这到底是去谈判还是去认干爹?”
这场闹剧背后,隐藏着特朗普的“连环套路”。眼见对华加征的125%关税没能压垮中国,反倒让RCEP成员国对华贸易增长5.3%、中欧贸易突破7858亿美元。
而美国国内却通胀飙升、股市蒸发6万亿美元,盟友们更是纷纷装聋作哑。特朗普着急了,便想拿日本开刀,杀鸡儆猴。
英国《金融时报》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挑中日本当“试验品”,就是想通过展示强硬手段来逼迫其他国家妥协。
但日本这次玩起了“高超敷衍术”:赤泽在会谈中翻来覆去就那两句话“撤销关税”“回国研究”,石破茂更是直接表明“未来的谈判不会轻松”。这种“太极拳式”的回应,把特朗普气得直跳脚。
日本敢如此强硬,可不是凭空来的底气。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在汽车、半导体等领域握有“王牌”:
丰田、本田在美国提供了40万个就业岗位,手里还攥着1.1万亿美元美债这个“金融核武器”,分分钟能让美国金融市场抖三抖。这种“你敢动手,我就掀桌”的互相伤害模式,让美国不得不有所顾忌。
从历史来看,日本在贸易战中可是“老手”。1995年汽车贸易战时,日本利用WTO规则成功反败为胜;
这次故技重施,赤泽亮正一句“需回国研究”,石破茂一个“考虑直接会谈”,把谈判拖成了“持久战”。日本网民调侃道:“美国人急得团团转,我们慢慢耗,反正时间站在亚洲这边。”
美国的焦虑,反而加速了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实质性完成,中欧重启贸易救济对话,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纷纷与中国签订战略协议。
最讽刺的是,美国想用关税拉拢盟友,结果却把他们推向了中国。日本媒体在赤泽访美前就呼吁“与其求美国豁免,不如中日韩抱团”;
欧盟一边和中国谈电动汽车价格承诺,一边公开反对美国的“对等关税”;连韩国都加快推进加入RCEP的进程。这种“越打压越团结”的魔幻现实,让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沦为了笑柄。
这场美日谈判,活生生是美国霸权衰落的写照。当特朗普在白宫“加戏”时,日本网民的嘲讽一针见血:“内阁大臣不该有‘地位低’的奴才思维”。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中欧投资协定的推进,证明了多边主义才是未来的方向。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上世纪80年代,美国用《广场协议》打压日本,结果催生了中国的崛起;如今故技重施,反而让中国-东盟、中欧合作更加紧密。
美国若继续沉迷于“单边主义”的幻觉,最终只会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正如日本网民所说:“谦逊换不来尊重,实力才是硬道理。”这场谈判,或许正是“美国霸权黄昏”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