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八千块买个教训,可真够奢侈的。绿松石这玩意儿,水深得很。 都说文玩无漏可捡,这话听着刺耳,但架不住它是真理。 想起以前听古玩行的朋友聊过,这绿松石造假,那可是从矿口就开始布局。一层层下来,到你我手里,能是真的?概率估计比中彩票高不了多少。 花大价钱买绿松石,图个什么?是盘玩的乐趣?还是身份的象征?亦或是保值增值? 说到底,还是冲着文化去的。玉石文化在中国几千年,戴着,心里踏实。 可问题是,你买的真是文化吗?还是只是为商家的营销话术交了智商税? 如今各种证书满天飞,真假难辨。专家?呵呵,有些“专家”比骗子还专业。 绿松石这事儿,折射出的其实是信任危机。商家不讲诚信,消费者防不胜防。 当然,也别一棍子打死所有人。诚实经营的商家肯定有,但需要消费者擦亮眼睛。 买绿松石,与其追求完美无瑕,不如先学会识破真假。 交学费是常有的事,关键是别反复交。 下次购买前,先了解清楚行情,多看少动,别轻易出手。 这年头,钱难挣,屎难吃。 毕竟,绿松石再绿,也绿不过你的脸。
见过抢领土的,见过抢财富的,见过抢古董的,见过抢文化的,万万没想到,还有
【47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