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6月,8连奉命在142、146等9个高地组织防御,李海欣等15人负责守

历史无止境 2025-04-18 19:52:48

1984年6月,8连奉命在142、146等9个高地组织防御,李海欣等15人负责守卫142高地。

142高地位于老山东南侧,顶部面积只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在绵延起伏的群山中,142高地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头,但142高地位于防御阵地突出部,是控制那拉地区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自从李海欣来到142高地后,越军的轰炸就没有停止过,不过142高地上有防御工事,众人躲在工事里面,越军的炮火打击就发挥不了作用。

战士们早已经习惯了轰轰的炮击声,甚至连越军的轰炸规律都摸得一清二楚,对战士们来说,越军的炮火轰炸也就声音大了一点,根本无法给他们构成威胁。

谁知有一天,越军突然停止了轰炸,李海欣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敌人肯定在搞什么阴谋,但不管敌人搞什么阴谋,都不能让他们得逞。于是,李海欣决定带着三个战士下山巡逻。

走下高地后不久,迎面走来三道陌生人影。

这三人穿着解放军军装,看到李海欣等人时,三人先是一愣,接着就热情地朝他们打了一个招呼。

李海欣微笑着回应,但他心里却很不平静。

据李海欣所知,守在周围几个高地的,几乎都是八连的人,而他已经入伍三年了,对八连的战士都比较熟悉,他从未见过这三个人。最奇怪的是,这三人身上的衣服太干净了,简直就像刚从衣柜里拿出来一样。

李海欣知道,留在老山的战士,还没有休整过,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洗澡了,加上这段时间老山经常下雨,战士们身上的衣服都是脏兮兮的,布满了泥土。

类似这么干净整洁的衣服,李海欣还从来没有在老山见到过。他猜测,这三个人很可能是越军。

而且这种可能性很大!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曾帮助过越南人抗击过法国人和美国人,教了他们不少本事,越南人趁机学习了我军的打法。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就派了不少特工乔装成解放军,混入我军驻地搞破坏,给我军造成一定损失。

但这一切只是李海欣的猜测,为了避免错杀,李海欣没有马上开枪,他决定好好试探一下。等这三个人与李海欣擦肩而过,并且走了一段距离后,李海欣突然转身,用越南话对着三人大喊:“缴枪不杀!”

听到李海欣的喊声,三人一愣,随即停下脚步,三人意识到,他们的身份已经暴露了,决定先下手为强。

三人快速转身,举枪准备射向李海欣等人,但李海欣早有准备,刚才在喊话前,他就已经让身边的几个战士做好战斗准备,三名越军刚准备射击,就被李海欣等人压制得动弹不得。谁知在越军脚下,竟有一个小山沟,三名越军就躲在小山沟里准备顽抗到底。

李海欣怒了,他下令扔手榴弹,随着一颗颗手榴弹扔进了小山沟,三名准备搞偷袭的越军全部被炸死了。

击毙三名越军后,李海欣也没有在意,他捡起越军的武器,之后继续在附近巡逻,但没有遇到其他越军。

李海欣见状,便返回142高地,让战士们提高警惕。

与此同时,越军不甘心老山之败,就秘密策划了“北光计划”,他们出动了一万多人,妄图重新夺回老山。

1984年7月12日凌晨,越军发起了进攻。

在142高地,越军出动了一个加强营,约400人,而142高地上,我军只有15人,敌我人数相差悬殊。

这一刻,李海欣和战友们纷纷发出了人在阵地在的誓言,坚决守卫高地,宁愿战死,也不肯后退一步。

越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142高地摸来。

李海欣临危不乱,指挥战士们利用地形优势,顺利打退了越军这次进攻,但李海欣知道,越军的人数是他们的二三十倍,就他们这点人,很难守住。李海欣就通过步话机与上级取得联系,呼叫火炮支援,让炮兵对高地前沿50至100米处的越军发起炮火打击。

在我军炮火的支援下,15名战士顺利打退了越军多次进攻,但李海欣不幸被越军的高射机枪击中右胸。

子弹的进口不大,但两处出口却有碗那么大,战士们想给李海欣包扎,李海欣拦住了他们,让战士们继续战斗,不要管他。接着,李海欣就慢慢爬到了定向地雷的压火点,连续按响了两枚压发雷,把越军炸飞。

这时,越军注意到了李海欣,他们往李海欣所在的位置扔了一块炸药,炸药在李海欣的头顶附近爆炸,随着一声巨响,李海欣壮烈牺牲,年仅22岁。

战士们见排长李海欣牺牲,一个个气得浑身颤抖、双眼血红,他们也不管什么危险和隐蔽了,拿着枪左冲右突,对着越军一个劲地猛扫,打得他们狼狈逃窜。

这次战斗,全排15名战士,一共坚守142高地10个小时,打退越军6次进攻,毙敌114人,缴获各种枪支185支(挺)。但15名战士中,有6人牺牲,9人负伤,其中5人负重伤,阵地上已经没有一个完人了。

战后,李海欣等3人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其他12人都荣立一等功或二等功。

而他们坚守的142高地,后来被称为“李海欣高地”。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历史无止境

历史无止境

喜爱历史的小伙伴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