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不接球,特朗普祭出杀招,下令在中国主导领域,来场巅峰对决

晨曦聊国际 2025-04-19 14:55:33

掀起席卷全球的所谓“对等关税”后,特朗普被中方的反制搞得自乱阵脚,接二连三地在社交媒体上大放厥词。 日前他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恼羞成怒地对华喊话,要求中方先对美低头。 然而,全世界等了半天却又等到了“变卦”。当地时间14日,特朗普称,正考虑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关税实施临时和豁免,目的就是为了给中国一点好处,然后让中方主动低头。

可中方之后却仍旧对特朗普的示好不理睬,特朗普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恼羞成怒地对华喊话,要求中方先向美低头,并祭出杀招,下令在中国主导领域来场巅峰对决!

这几天,特朗普一反过去盛气凌人的姿态,拼命向中方摇动橄榄枝。首先是通过美国海关发布对中方消费电子产品豁免125%关税(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对美出口金额占比约为20%左右)。4月11日,特朗普甚至亲自出马,公开表态称,很希望与中国就关税达成协议。对此中方反应却是非常冷淡。那为什么中方对于特朗普的橄榄枝表现如此强硬与冷淡呢?

这里有几个原因。首先,特朗普这个人政治信誉极差。如果不客气的说,我甚至认为特朗普个人的政治信誉已经无限接近于0。为什么?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特朗普1.0时代的表现。当时中美也是谈谈打打,贸易战持续了近两年。这个过程中,特朗普充分表现出一副反复无常、无视规则、立场不稳、信誉极差的嘴脸。

事实上,中国这次对于美国关税战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在对方不断以调高关税的做法施压中国时。我们一直坚决采用对等的反制手段,来打压美方的关税讹诈。 但就谈判问题,中方商务部也早就开出了自己的和谈条件,任何对话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前提之下。 特朗普团队想要通过极限施压的做法迫使我们打电话求和,就只能等到对等反制措施,让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4月15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对美国依赖进口的关键矿产启动“国家安全调查”。 白宫此次调查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的第232条款,涵盖了钴、镍、铀及17种稀土等多达50种关键矿产。 然而,美国政府搞矿物调查已经很多少次了,从奥巴马到特朗普第一任期,再到拜登,以及特朗普现在的第二任期,美国历届政府早已对关键矿产的“中国依赖症”展开过多次调查,摸查出来的结果也总是一模一样。

白宫在一份情况说明书中称,该行政令要求商务部长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启动“232 条款” 调查,以“评估这些材料的进口对美国安全和韧性的影响”。 有媒体称,此举撕开了老美长期掩藏在"超级大国"光环下的致命软肋,当国防工业的F-35隐身战机每架消耗约417公斤稀土材料,当近87%的现役武器供应链必须经过中国稀土加工环节,这场以国家安全为名的矿产调查,本质上是对我国掌控全球战略资源命脉的恐慌性反扑。

尽管白宫宣称此次调查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彭博社披露,特朗普可能跳过流程直接加税,正如3月对铜关税的”加速操作” 我国商务部早已指出,”中方始终秉持开放态度,愿与各国共建安全、稳定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既然美国这一次要单方面摧毁自己的国际供应链,那美国将需要为”脱钩断链”的相应结果买单。

那这调查要是真搞出个结果,开始对关键矿物进口加征关税,会有啥影响呢?从美国自身角度看,短期内,国防和高科技产业可能要遭罪了。 本来国内加工厂就稀缺,新建矿山和加工设施周期又长,这一加关税,供应链紧张局势加剧,相关产业成本上升不说,还可能面临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但从长期来讲,也许能刺激美国国内矿业发展,增强所谓的国家安全保障。 从全球层面看,这可能会进一步升级全球贸易战。

中国深知,这场贸易摩擦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以时间换空间。中国从未关闭过谈判的大门,但绝不会屈服于压力,更不会接受任何政治要挟。与其被特朗普牵着鼻子走,不如以静制动,等待时机成熟。 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挑战,大不了就“耗着”,即使是双输的局面,也绝不让特朗普宣布“单赢”。

如果特朗普真心想谈,就应该拿出诚意,而不是一味地炒作“中国必须主动”的论调。时代已经变了,西方殖民者凭借几门大炮就能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中国不会被武力恐吓,也不会被虚张声势所迷惑。

中美贸易摩擦是一场耐力赛,考验着双方的意志和实力。中国有丰富的资源,有强大的产业链,更有坚定的决心。只要中国保持战略定力,不畏惧挑战,最终必将赢得这场博弈的胜利。

特朗普政府一边试图打造“矿产独立”,一边切断“中国制造”与“美国科技”之间最后的桥梁,构建起一个虚幻的产业闭环。 但问题是,全球化的供应链不是靠政治口号维系的,而是几十年协同合作、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如今美国以国家安全之名干预市场,不仅击碎了自由贸易的神话,也让世界看清所谓“规则制定者”正变成“规则破坏者”。

0 阅读:117

猜你喜欢

晨曦聊国际

晨曦聊国际

以我之青春, 捍卫这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