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年,终年不洗澡不吃药的93岁宫女苏麻喇姑逝世,康熙为了再见她一面,竟两次下旨延迟入殓,后下令以嫔礼为其办理丧事,并将其灵柩与孝庄文皇后置于一处。 在影视剧中就有过苏沫儿的形象,她的原型就是苏麻喇姑,但与历史人物还是有出入的。 出生在大草原上的牧民几乎对水源有着天然的敬畏之心,他们极其珍重水源,将浪费水源看做是“罪恶”的。 当然苏麻喇姑也不例外,并且她的一生都在贯彻这个信念,幼年时期,她的生活非常贫困,少数的水资源要用来自己喝,并且也要供养着家中的牛羊不被渴死。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哪里还有水用来洗澡呢?之后,她因为伶俐的性格和过人的聪慧进入贝勒府作婢女。 她兢兢业业从来不敢有任何的懈怠,而她所侍奉的主子本布泰也看得出这是个可靠的姑娘,因此对她极其亲近。 由于政治因素,本布泰被指为皇太极的妻子,千里迢迢去到了盛京,在那个极尽繁华的地方,作为陪嫁的苏麻喇姑被从未见过的盛景惊呆了。 这个时候,她们已经不缺水源了,可是珍惜水源已经成为了她心中不可撼动的执念,所以她即使是一年一次的洗澡,也会在完事之后将水尽数喝掉。 这个习惯虽然在现在看起来非常的匪夷所思,但是对于从极其艰苦的条件中走来的苏麻喇姑看来却是很正常的。 性格老实本分的苏麻喇姑来到这里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应,反而是在做好分内之事的前提下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不久后,她就学会了满汉两种语言,这强大的语言天赋令人敬佩。 书中自有黄金屋,她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从中积攒了很多人生处世的大智慧,这也为她此后的受人敬仰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之后进了宫,她依旧是孝庄皇后眼前最得力的大宫女,为了让皇后生活的更好,她又学会了各种技能。 读书写字之外,她做衣服也是一绝,多少人都夸她心灵手巧,不可多得,骑马什么的也是不在话下,因此很多她也成为了孝庄皇后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为了孝庄皇后,她愣是过了花季也没有生出嫁人的心思,所以孝庄皇后不仅对她多有敬佩,还将她视为自己最重要的亲人,什么事情都和她商量。 而她除去宫女的身份还是康熙帝的老师呢,别看她是宫女,可她的语言天赋以及处世智慧可不低于许多享誉盛名的文人。 可以说康熙帝后来“千古一帝”的盛名与她脱不开关系 而她对康熙帝的照顾更是在康熙帝的生命中留下了非常重要的痕迹,成为了康熙帝口中的“额涅”。 有了这样的地位,本可以享受奢侈富贵的生活,但是她却依然生活的非常简朴,她那不洗澡的习惯也已经深入骨髓了,变成了一种“信仰”,即使别人不理解,也不好说什么。 除了这个习惯之外,她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想法,认为生病是在所难免的,她尊重生命,也尊重自然规律的发生,所以不想要以外力进行抗争。 皇后去世之后,她好像一下子失去了精气神一般,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好在身边有个皇子陪着,也算让她留有一些念想和生活的希望。 但她终年不吃药,再加上当时她已经是耄耋之年,身体很多机能都已经走到了尽头,但是她并不悲伤,也不许太医为她看病。 当时的康熙帝在外巡访,得知消息之后,他一边下旨延迟入殓一边加急往回赶,因自己没能即使赶回,又一次下旨延迟,他回宫见过之后,才正是下葬。 为了她和孝庄皇后的“姊妹情深”,更是将她们合葬。
1680年,康熙喝的醉醺醺准备就寝时,看到伺候自己宽衣的宫女颇有姿色,康熙便告诉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