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上公交:莫让“自由”践踏公共秩序 “宠物终于能带上公交了,让我看到了社会终于能容忍毛孩子了,这是社会的进步。”当我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因带宠物狗乘坐公交车而发出这样的评论,且该评论竟获得两千多点赞时,内心满是惊愕与不解。 国家对于宠物能否上公交车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公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载体,是广大市民日常出行的公共空间,其首要任务是保障每一位乘客的安全与舒适。然而,狗的行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即便主人自认为训练有素,也可能出现无法控制的情况。比如,狗无法像人类一样控制排便,一旦在公交车上“方便”,不仅会让车厢内充满难闻的气味,还会滋生细菌,危害公共卫生;而且,狗在遇到突发情况或受到外界刺激时,很容易吠叫不止,这嘈杂的声音会严重干扰其他乘客,影响大家的出行体验。 从视频中那令人诧异的场景便能窥见一斑:狗堂而皇之地占着座位,而旁边却有乘客无奈站立。这画面怎么看都透着一股不合理。乘客选择不制止,或许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顾虑,害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但公交司机呢?他们肩负着维护车厢秩序、保障乘客安全的重任,为何对此视若无睹,任由狗占座,让乘客站立?这种现象绝非正常,它反映出的是规则意识的淡薄和责任感的缺失。 养宠物,的确是个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与宠物相伴的时光。狗养在家里,不管它如何行动,都不会对他人造成直接影响,我们也看不到其中的问题。但一旦把狗带到外面,尤其是像公交车这样的公共场所,就可能会影响到别人。所谓“毛孩子”,它们可不是人类的孩子,而是实实在在的狗孩子,有着动物的本能和习性。或许某只狗很乖,在主人面前表现得温顺听话,但这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狗都能如此。如果大家都纷纷效仿,带狗进公交,那结果会怎样呢? 想象一下,原本整洁、安静的车厢,变得污秽不堪、嘈杂喧闹。乘客们不仅要忍受难闻的气味和刺耳的狗吠声,还要时刻担心被狗抓伤或咬伤。老人、儿童、孕妇等弱势群体,更是会因为狗的存在而感到恐惧和不安。这样的出行环境,又何谈安全与舒适呢? 《动物防疫法》和《城市养狗条例》等法律法规,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准则。遵守这些规定,不仅是对他人权益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和宠物负责的表现。比如,按照规定给宠物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动物疫病的传播;出门为宠物佩戴嘴套、牵好绳索,能避免宠物伤人事件的发生。这些都是养宠人士应尽的义务,容不得丝毫马虎。 社会公德,更是我们每个人在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在公交车上,座位是为了方便乘客而设置的公共资源,宠物没有权利占用。我们不能因为对宠物的喜爱,就忽视其他乘客的感受,将公共空间变成宠物的“专属领地”。 宠物上公交这一现象,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反映出我们在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和社会公德方面的不足。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交通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让规则真正落地生根。同时,养宠人士也应增强自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文明养宠、规范出行。
宠物上公交:莫让“自由”践踏公共秩序 “宠物终于能带上公交了,让我看到了社会终
培培聊元好的
2025-04-20 11:11:35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