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突发! 布鲁塞尔最新谈判尘埃落定,欧盟27国代表正式签署的新规即将施行! 历经三年的中欧电动车较量,欧盟终于设立了3.8万欧元的门槛,意图清晰——阻止中国电动车品牌以低价涌入欧洲市场。 何以见得?让我们聚焦中国电动车在欧洲的售价。以比亚迪海鸥为例,其在国内市场售价不足1万欧元,但在欧洲却跃升至2.1万欧元。尽管这一价格已符合欧盟新规,但相较于3.8万欧元的门槛,在国内仍属低价范畴。 再如小米汽车,虽尚未定价,但众人皆知,其进入欧洲市场的价格必不会突破3.8万欧元大关。这个价格区间,正是法国和德国车企所担忧的,因为在这一价位段,他们几乎毫无竞争优势可言。 如今,欧盟门槛已立,中国电动车品牌似乎被挡在了这一价格区间之外。表面上,法德车企似乎欢欣鼓舞,但实则内心忐忑,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市场份额并未因此显著增加。 然而,真正对法德车企构成威胁的,是在欧洲实现本地化生产的宁德时代和吉利。这两家中国企业巧妙地绕过了价格限制,让众多中国电动车品牌顺利进入欧洲市场。 欧盟27国的这一策略确实巧妙,成功阻挡了中国低价电动车的进入,但同时也限制了法德车企高端品牌的发展。 欧盟禁售燃油车的决心依旧坚定,但此举更像是对中国企业的排斥,而非真正为了环保。 对此,你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波兰这次是真的惹毛了中国,波兰在欧盟投票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结果中国车企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