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考古现场,临时工在清理古墓时发现一只黄金手镯,上交给考古队长,考古队长却趁人不注意,放进了自己口袋。 1988年,陕西咸阳机场的建设工程可谓是一场“大开掘”,不仅挖出了大量文物,甚至还发现了一座惊天的古墓。 这座古墓属于隋唐时期的贵族夫人贺若氏,和她丈夫独孤罗一样,家世显赫,财富也自然不小。考古队的专家们纷纷赶到现场,开始了对这座墓葬的抢救性发掘。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让人咋舌的事发生了。 话说有一天,在墓地清理工作的间隙,一个名叫罗月娃的临时工在清理积土时,突然发现了一只闪闪发光的金手镯。手镯上雕刻着四条飞龙,造型精美,光是看着就觉得这东西绝不普通。 罗月娃心里也清楚,这可不是个随便能捡到的普通东西,肯定是极其珍贵的文物。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把金手镯交给了考古队长贠安志。此时的贠安志正忙着处理其他事务,没想到这个“意外的宝贝”让他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 接过金手镯后,贠安志心里一阵激动。他是隋唐考古的专家,对于文物的价值非常清楚。看着这只金手镯,他心中暗暗算计,这东西可得值个大价钱。 更让人惊讶的是,贠安志不仅没有按照规矩将这个金手镯登记入册,反而悄悄地把它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这个举动无疑是极其大胆的,但贠安志似乎没意识到他即将犯下大错。 他偷偷藏起来的金手镯,还没有被立刻记录在案,没人知道它的存在。于是,贠安志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偷偷享用这个宝贝,甚至心想着能不能转手卖个好价钱。 但这条“不归路”并没有给贠安志带来好运,贠安志虽然在事业上小有建树,但在个人生活上却显得有些“乱七八糟”。 他和一个叫巴艳芳的女人保持着婚外情。巴艳芳并不是单纯地爱着他,她对贠安志的动机十分明确——她要的是他的财富。 贠安志本以为通过送一些小礼物和展示金手镯,可以留住巴艳芳的心,可没想到巴艳芳的胃口越来越大。她要的是这只价值连城的金手镯!然而,贠安志对她的要求置若罔闻,始终不肯将金手镯交给她。 于是,巴艳芳和她的同伙设计了一场抢劫。她们认为,既然贠安志不肯主动交出这只金手镯,那就“动手”抢了它。 抢劫没能顺利进行,反而让一切暴露了出来。巴艳芳在被捕后,向警方供述了所有的经过。她愤愤不平地告诉警方:“这些文物不是他的,都是他偷来的!” 这句话无疑是给贠安志重重的一击,贠安志以为自己能藏得住这个手镯,甚至心想着等以后再悄悄交给国家,结果却被巴艳芳的告发揭露了他的所有罪行。 警方随后对贠安志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发现,贠安志家里藏有很多文物,除了这只金手镯,还有铜镜、古玉等珍贵物品。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贠安志居然主动报警称自己被抢劫了。原本,他以为自己是那个“受害者”,却没想到最终自己成了“罪人”,这个情节简直比任何一部悬疑剧还要荒诞。 当警方将事情的真相揭开时,贠安志依旧企图辩解,声称那些文物并非盗窃所得,而是他“先带回家,计划以后交给国家”。然而,这种解释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最终,贠安志被判刑12年。 文物不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更是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文物见证了祖先的智慧和辉煌,不能因为一时的贪欲而被毁坏或丧失。贠安志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更辜负了作为考古学家的职责。 考古工作者的责任是保护和传承文物,而不是利用职务之便私藏或倒卖文物。贠安志的行为让我们更加警觉,考古学家的职业道德必须得到严格遵守,否则,最终受害的将是我们每一个人。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文物的价值远远不止金钱,它们是文化的见证,是历史的传承。每一件文物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和智慧。因此,保护文物不仅仅是保护一个物品,更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根基。 至于贠安志的结局,尽管他曾因一时贪念犯下错误,但也为自己付出了代价。最终,他的行为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考古工作者的道德失范如何导致职业生涯的彻底毁灭。 文物保护,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不仅仅是专家,社会每个人都应意识到保护历史遗产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永续”的目标。
1988年考古现场,临时工在清理古墓时发现一只黄金手镯,上交给考古队长,考古队长
平南
2025-04-20 18:10:44
0
阅读:172
今夜无人打牌
这个镯子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