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广西一位师长抓捕了两名日军,他在与该日军交谈的过程中,通过日军矮小的

蜀山史道 2025-04-21 09:37:37

1940年,广西一位师长抓捕了两名日军,他在与该日军交谈的过程中,通过日军矮小的身材,想到了一个让日军伤亡惨重的办法。

这名师长名叫凌压西,凌压西于1891年出生于广西一个贫困人家中,他们一家十口人就只有八分田地和两块山地,年幼的凌压西为了补贴家用,去到了族中一户富户家庭中为他们看牛。

在累积了一定的积蓄之后,凌压西选择进入了私塾读书,彼时正值军阀林立,战乱不断之时,他为了谋得一条出路,选择加入了湘粤桂联军当兵,几年后战功赫赫的他辗转加入了国民党为蒋介石效命。

凌压西是一位军事能力极强且疾恶如仇之人,为了彻底剿灭日军,他多次率兵深入敌营,给予了敌人重创。

那天,凌压西正在办公室处理军务,他听下属说自己人在前线抓回来了两个日军,便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去查看情况。

他到地方一看,便不由得笑了起来,国军所俘虏的那两名日本人个头实在是太矮了,最多也就一米五多一点,看起来十分滑稽。

他一边笑一边对日军嘲讽道:“这也太矮了,赶紧去给他们搬个板凳”,周边的战士听到他的话更是乐得不亦乐乎,就在大家笑闹的时候,凌压西脸色一变,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向周边的人下达了一条命令,让士兵想尽一切办法,立即采购一批板凳过来。

听到凌压西的命令,周边的战士都懵了,他们心中暗想不是要给日本人搬板凳吗?我们要那么多板凳做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师长体谅大家辛苦,给大家吃饭或者休息的时候用的?事实却并非如此。

凌压西在先前的作战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个经验,那就是中日两军的战斗力和武器根本就不是一个层级的,国军很难在野战中取得胜利,如果想要阻挡日本人,那就只能在防御方面做文章,因此他专门命令士兵在前线挖了大量的战壕。

战壕挖的浅了便没有办法挡住日本人的坦克,战壕挖的深了,战士们就要因为身高受限,无法爬上战壕射击。可当凌压西将板凳运用到战场上之后,便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日本人用炮火攻击我军的时候,战士们就躲在战壕下一动不动,等到日本步兵前行的时候,战士们就可以借助小板凳爬上战壕,将枪支伸出去,给予敌人迎头痛击。

凌压西所发明的这种战术被广泛运用到了战场上,减少了国军的死伤人数,这种战法也得到了一个亲切的称号“板凳战法”,别看这种板凳战术非常简单,但是它的力量却是无穷的。

据悉,鄂皖地区一带的百姓和将士还给凌压西取了一个亲切的外号叫做“板凳将军”。

剧作《三毛流浪记》中有一个片段讲的就是板凳战术,观众们当初看这个片段的时候,还以为是艺术创作,但是这却是真实发生过的事迹。

除了板凳事件之外,凌压西还有许多例如“铁板道人”之类的称号。

南宁解放之后,凌压西便脱离了国民党,拒绝同僚去香港的邀请,留在了南宁生活,晚年的凌压西远离战场,在南宁经营了一家陶瓷店面,并累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1969年12月9日,这位抗日英雄因病离开了人世,终年78岁。

0 阅读:70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