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首播于92年10月5日晚上7时35分,第一集以倒叙

港影回忆录 2025-04-21 10:51:19

《大时代》首播于 92 年 10 月 5 日晚上 7 时 35 分,第一集以倒叙的方式呈现丁蟹把孩子扔下街的片段,这犹如投下了一枚重型炸弹,在舆论上激起了巨大的反响,这是韦家辉早就预见到的必然结果。

他说:“毕竟我是资深电视人,知道这个剧的题材很敏感,本来安排在九点档播出,播出前突然被调到七点多,我说这个题材不适合这个时间段,但公司不太理会,好像是因为要和其他节目竞争。”

首播当晚,韦家辉的传呼机响个不停,时任无线正、副总经理何顺忍与何定钧把他叫到了俗称 “天堂” 的顶楼。“他们没有责怪我,反而向我解释,这是一部好剧集,但真的接到了太多投诉,所以一定要调整播出时间(推迟到接近九点播出),还要剪辑!”

即使到了今天,把孩子扔下街这样疯狂的构思,在香港电视界依然堪称空前绝后。“这是一定要有的场面!” 韦家辉说,“临近 1997 年,我有很多题材想拍,包括财富转移与人物传奇,最后选择了股票题材。年轻时我对股票金融很感兴趣,投资世界根本上反映了每个人的心理。”

先有了概念,但他一时想不出如何去实现。一天他乘车的时候,脑海中突然涌现出一片杀戮战场的画面:在联交所的一幢大厦里,有个父亲将儿子扔下街,联交所大厅就是那个战场。

“突然间,我知道该怎么拍这部剧了。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只想到了这场戏,所以一定要有把孩子扔下街的情节!” 他说,丁蟹这个角色集合了侯赛因、布什甚至是你身边的朋友的特点,把这些特点融合在了一起!“每个人的个性中都有丁蟹的影子,当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一定认为是别人的错,很少会认为是自己的错;我塑造人物很极端,要么极其高尚,要么极其卑劣。”

为了凸显主角的横行霸道、自私自利,韦家辉给他取了一个 “蟹” 字。在他的想象中,丁蟹既恐怖又让人不敢靠近。

“幸好找了郑少秋来演,让丁蟹这个角色变得柔和了一些,还多了一种黑色幽默,而不只是具有杀伤力;过去他演惯了大侠,自然不习惯演这个角色,但他对我很信服,把整个人都交给了我,我怎么写他就怎么演。” 最后丁家被方展博击溃,丁蟹在天台扔孩子前愤怒地爆粗口,韦家辉也为此进行了一番力争。

“我和两位总经理争论了很久,最后争取到让我降低声音,但有一段真的要剪掉,就是丁家儿子把方家儿女扔下街的情节,这段戏拍了完整的版本,很有冲击力,可惜被投诉后全剪掉了!”

蛮横的丁蟹一角,是郑少秋 1992 年重返无线的第一部作品。秋官说:“翻开韦家辉的剧本,我喜欢得忍不住一直看下去。他说服我说,电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角色,我演的时候感觉就像被角色附身了一样。”

他说《大时代》是边拍边播出的,有一次在大屿山拍外景,很多市民跟他打招呼,秋官问他们:“你们不怕我吗?” 那些人说:“这是演戏嘛!是演技嘛!” 这让秋官大为放心。“这个角色虽然是反派,但我加了一些东西进去,让这个角色的性格能够加分,观众觉得很过瘾。我觉得这是出奇制胜、兵行险着,有点踩线,很危险,但也有了一个突破,我一直都没演过这样的角色。”

为了配合角色从七十年代演到九十年代,秋官特意去运动健身。拍摄期间因为戏中情绪波动大,又要大声说台词,他回到家总是嗓子沙哑,太太官晶华每天都会煲像鲍鱼炖响螺这样的补品给他吃。

至于另一主角方展博的扮演者刘青云,监制韦家辉对他寄予厚望。

他说过在剧中感觉自己 “挑大梁”,有一种 “不能失败” 的感觉,给自己的压力极大。

青云说:“我甚至对自己说,演不好就从三十楼跳下去!《大时代》中有一场戏,为了保持连贯的演出情绪,我把自己封闭起来。拍完后,我不仅身体上很疲倦,回到家简直整个人都虚脱了。因为演得太投入,觉得很饿,于是猛吃猛吃,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填补精神上的空虚。” 拍完《大时代》后,青云没有留在无线,开始到外面拍电影,让他更上一层楼的是 1993 年的《新不了情》。春日荐片季

0 阅读:13
港影回忆录

港影回忆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