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古代武将里的“天花板”实至名归!古代武将,要说真正能称得上“天花板”级

庚黑星君 2025-04-21 11:05:18

霍去病,古代武将里的“天花板”实至名归!

古代武将,要说真正能称得上“天花板”级别的,用不着去犄角旮旯里找那些带兵人数少,还奇奇怪怪的武将。“韩白卫霍”这四位,那就是典型代表。前两位之前聊过了,今儿个咱就着重讲讲霍去病。

 

你说现在这互联网上,居然有人抹黑、质疑霍去病的能力,我是真搞不懂这些人咋想的。

 

卫青跟霍去病在漠北之战的时候,各带5万骑兵,这可是实实在在的10万纯骑兵作战部队。《史记》原文写得明白:“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各领5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啥意思呢?就是后面还跟着数十万的步兵辎重部队,这可是典型的大兵团运动战,一般将领根本就玩不转。

 

霍去病这人啊,那是天赋异禀,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类型,光靠后天努力可到不了他那高度。咱看看卫青和霍去病的战绩:大将军卫青七次出击匈奴,斩敌、俘虏5万多人;骠骑将军霍去病六次出击匈奴,斩敌、俘虏11万多人,俩人加起来一共16万,而且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斩首数量。

 

汉朝的军功计算,继承了秦朝的军功爵制,不光算斩获数量,还得考虑战损,核实之后才论功行赏。另外,俘获敌军、夺取敌方帅旗这些也能抵军功。霍去病18岁就出征了,汉武帝本来想让他跟着舅舅卫青出去历练历练,结果他带着800骑兵,在匈奴腹地来回跑了几百里,斩杀敌军2028人,自己这边损失还极小,然后就凯旋而归了。就这一战,他斩杀了匈奴的相国、当户,杀死匈奴祖父辈的籍若侯产,活捉匈奴叔父罗姑比,就凭这战功,被封为冠军侯。要知道,秦汉时期封侯那可严了去了,就算汉武帝再喜欢霍去病,没军功那也绝对不可能封侯。

 

霍去病封侯的第三年,他带着1万骑兵从陇西出击匈奴,转战6天,跑了1000多里地,跟敌人短兵相接,斩杀匈奴两王,诛杀全副武装的敌军8000多人,这还只是漠北之战前的战绩。

 

在我看来,霍去病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战役,可不是漠北之战,而是河西受降。公元前121年,匈奴的休屠王和浑邪王带着10万部众要向汉朝投降。这看着是好事儿啊,但汉朝当时根本不清楚匈奴内部啥情况,万一有诈,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在消息不灵通的情况下,汉朝还是决定派人去看看,于是霍去病就奉命前往。

 

霍去病带兵到了匈奴阵前,双方隔着一段距离。匈奴人一看霍去病带的人不多,休屠王就反悔不想投降了,还准备带人跑路。霍去病那叫一个果断,立马下令让投降的人站到一边,然后带着骑兵就直冲下去。《卫将军骠骑列传》里记载:“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8000人,降者数万。”我读到这儿的时候,那心情,简直心潮澎湃。你就想啊,要是自己当年是跟着霍去病的战士,等老了跟儿孙讲这段经历,说“我当年跟着骠骑将军逐匈奴于漠北,所向无前”,那不得满脸自豪啊。

 

霍去病还有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他从来不迷路。像张骞那种经验丰富的人都会迷路,可霍去病从来没迷失过方向,而且还特别擅长长途奔袭作战。现在推测,他的军队里可能有不少匈奴人给当向导。

 

霍去病的战法也与众不同,匈奴打仗习惯打一路抢一路,不用后勤补给,他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抢匈奴牧民的物资。漠北决战之后,汉武帝的诏书记录了霍去病的辉煌战果:“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章渠,以诛比车者,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护、都尉83人,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这就是后世传颂的“封狼居胥”。就这一战,除了上面说的战果,还斩获敌军70443级。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决战取得的成果,直接让匈奴远遁,从此漠南无王庭。就这战绩,可不是某些将领带着万儿八千人取得的战术性胜利能比的。

 

你说霍去病这战绩,够不够硬?那些质疑他的人,真不知道是咋想的。有些人啊,就是喜欢标新立异,非得找点与众不同的观点,显得自己多有见识。但咱看历史,得看实打实的战绩和成就,不能光凭自己臆想。霍去病18岁就开始上战场,年纪轻轻就立下赫赫战功,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而且他的作战方式,在当时那绝对是创新。以匈奴的方式对付匈奴,长途奔袭,深入敌后,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军事才能。他还从不迷路,这背后肯定有他独特的办法,不管是不是靠匈奴向导,能做到这一点就很厉害。

 

还有那河西受降,多惊险啊!面对随时可能反悔的匈奴人,霍去病临危不乱,果断出击,一下子就镇住了场面。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魄力。“封狼居胥”更是成了武将的至高荣誉,后世多少武将都以霍去病为榜样,想达到他那样的成就。

 

所以啊,霍去病被称为古代武将的“天花板”,那是实至名归,容不得那些无端的质疑和抹黑。咱得尊重历史事实,从这些英雄人物身上学习他们的精神和才能。

0 阅读:32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