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985和211院校要集体沉默了。 福耀科技大学今年只招100个学生,却配了300个老师,师生比直接干到3:1,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个学生都能享受"私人定制"的VIP待遇,老师半夜陪着做实验都不算稀奇事。 学费低到离谱,一年5460元,住宿费1200元就能住双人间,这价格连很多公办二本都自愧不如。 但想进去可没那么容易,分数线直接对标985,作业标准更是变态,材料实验差个小数点就得重做,计算机代码少个注释直接打回。 不过最让人眼红的还是他们的课程表。大三就能进宁德时代的电池实验室实操,大四直接打包送去牛津剑桥上课,毕业还能拿双学位。 这波操作直接把传统985、211按在地上摩擦。要知道,很多985学生到了大四还在为保研名额争得头破血流,福耀的学生已经提前锁定国际名校的入场券了。 更狠的是他们的培养模式,本硕博八年贯通,25岁就能博士毕业,比传统路径整整快了5年。 但福耀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校长王树国放话要打破"围墙",让学生上午学理论下午下工厂,直接参与企业真实项目。 这就相当于把大学搬进了产业链,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是企业的"自己人"。 宁德时代、蔚来、西门子这些巨头都在福耀建了实验室,学生做的课题可能就是未来改变行业的关键技术。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让传统高校的"象牙塔"显得格外刺眼。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985、211的校长们估计要睡不着觉了。以前靠名气和资源就能躺着招生,现在突然冒出个"鲶鱼",把好学生都吸走了。 更要命的是福耀的学费比公办还便宜,这让那些靠学费创收的民办高校怎么活? 最惨的是那些天坑专业,福耀直接砍掉了生物、化学这些"劝退专业",只留计算机、智能制造这些热门领域,毕业生还没离校就被企业抢光了。 但福耀也不是没有隐忧。作为民办大学,他们的保研资格、选调生名额都受限,考公务员可能连门槛都摸不到。 而且国际合作项目听起来很美,但实际能拿到多少资源还得打个问号。 曹德旺已经78岁了,他的"百亿豪赌"能持续多久?要是哪天资金链断了,这所"理想主义"的大学还能撑下去吗? 现在最纠结的就是高考生和家长了。一边是稳扎稳打的985、211,另一边是前途未卜但潜力无限的福耀。 选前者,可能过着温水煮青蛙的日子;选后者,说不定能搭上"中国版斯坦福"的快车。但谁也不敢保证这不是一场豪赌,毕竟历史上多少民办高校最后都沦为了"贵族学校"或者"野鸡大学"。 不过话说回来,教育本来就该有不同的声音。福耀的出现至少证明了一点:中国不缺想办好教育的人,缺的是打破常规的勇气。 如果真能培养出一批"下得去工厂、上得了国际"的顶尖人才,就算最后失败了,也是一场伟大的实验。 毕竟,当年的深圳特区不也是从"小渔村"变成了"创新之都"吗? 最后想问一句:如果是你,你敢用十年青春赌福耀的未来吗? 证券时报——《福耀科技大学公布!首届招100人以内,双学位!年缴学费5460元》
大学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