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一间茶馆内,地下党员康乃尔正与几名陌生人围坐在桌边打牌,他的眼神在牌上游移,但心思却飘向了远方。因为在这里打牌,并非他的本意。
不久前,康乃尔接到任务,便来到这个茶馆,准备与上级派来的人接头,他需要从接头人这里,获取党组织最新的指示。谁知康乃尔左等右等,就是没等到人。
康乃尔认为,若是这样干等下去,什么事都不做,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这时,康乃尔注意到,茶馆里有几个人正在打牌,他就走过去凑热闹。
康乃尔一边打牌,一边留意四周的情况,眼看约定的时间就要过去,接头的人却始终没有出现,康乃尔心里产生了一种不详的预感,他怀疑接头人出事了。
就在这时,一个女子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一进入茶馆,女子的目光就在茶馆里扫视一圈,最终定格在康乃尔身上,她快步走到康乃尔面前,轻声而急切地对他说:“康乃尔,快走,有人要抓你!”
“化琴?你怎么会在这里?”康乃尔有些惊讶。
“别问了,快走!军统的人已经知道你的身份,他们正准备过来抓你,你再不走,可就来不及了!”
听了女子的话,康乃尔没有怀疑,也没有犹豫,因为他相信,这个女子不会害他,她说的,肯定是真的。
想到这,康乃尔对女子说:“化琴,那你自己小心。”
说完,康乃尔便放下手中的牌,快速离开了茶馆。
这个女子叫王化琴,与康乃尔是青梅竹马,两人在同一所小学念书,小的时候,两人常在一起玩耍。
王化琴被人欺负了,康乃尔总会挺身而出,竭尽所能保护王化琴,王化琴对康乃尔十分感激,她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幼时的玩伴,只可惜命运弄人。
长大后,两人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康乃尔长大后,来到了延安,加入了共产党,并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来到了重庆从事地下工作。
王化琴则在父亲的安排下,前往日本留学,学成回国后,正值全面抗战爆发,为了抗击日寇,王化琴加入了国军,后来又成了军统的一员。刚加入军统时,王化琴因为懂日语,被安排到了对日情报工作小组。
这个情报小组,专门负责监听日军情报,并对这些情报进行破译,因为事关抗日大局,王化琴对此十分上心,几乎是全身心投入此事。期间,王化琴所在的小组,多次监听并成功破获了日军的机密情报。
渐渐地,就连戴笠也听说了王化琴的名字,他亲自提拔王化琴为小组组长,对王化琴愈发器重。
后来,王化琴除了监听日军情报,偶尔也会对付地下党员,对于其他地下党员,王化琴一般也不会在意。
但有一次,王化琴看到了康乃尔的名字,她瞬间就不淡定了,因为对于这个名字,她实在太熟悉了。
王化琴清楚,一旦康乃尔落到军统手中,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她不忍心看着康乃尔受折磨。于是,王化琴咬伤了自己的舌头,故意吐出一口血,随后以身体不适为由,向军统请假,并一路小跑到茶馆,把军统要抓康乃尔的事情告诉他,康乃尔这才逃过一劫。
这件事情过后,康乃尔曾在暗中联系了王化琴,并与她在私下里见过面,当面感谢王化琴的救命之恩。
之后,康乃尔就向王化琴宣传了我党的政策,希望王化琴不要继续为军统卖命了,王化琴记住了他的话。
不久,王化琴因为放跑了康乃尔,引起了军统方面的猜忌,军统甚至派人暗中监视她的一举一动。
王化琴知道,再待在军统,早晚小命不保。
等放跑康乃尔的风波过去后,王化琴就通过之前在国民党内部积累的人脉,提出离开军统。
军统方面对王化琴监视了很久,但因为王化琴不是地下党员,她救康乃尔,单纯是因为康乃尔是她幼时的玩伴,所以军统就找不到王化琴通共的证据。
为了离开军统,王化琴找了很多关系,又花费了大量金钱打点关系,最终顺利离开了军统。
离开军统后,王化琴没有找康乃尔,更没有加入地下党,而是在一所小学当老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王化琴曾经加入军统的事情被人揭发出来,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发现王化琴原来确实是军统的特务,他们怀疑王化琴留在大陆,可能另有企图。
但王化琴坚称自己早已和国民党中断了联系。
公安机关不信,认为王化琴冥顽不灵,决定判处王化琴死刑。好在康乃尔知道了这个消息,这时候,康乃尔已经是西康省的副省长了,地位较高,听说王化琴被判死刑,康乃尔亲自出面为王化琴证明身份。
有了康乃尔的证明,王化琴被从轻处罚,考虑到王化琴对革命有功,地方法院决定改判她三年有期徒刑。
出狱后,王化琴继续当老师,教书育人,对于过去的事情,她只字不提,而是过着和普通人类似的生活。
1985年,王化琴病逝,享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