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终于对美国翻脸了! 就在4月14日,日本对美国发出了“百年难遇之强硬警告”: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确指出,准备跟美国谈判,但是!不会做出重大让步,也不会急着和美国达成协定。
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几乎在石破茂表态的同一时间,对谷歌发出了行政终止令,理由是该公司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等终止令落地后,谷歌日本分公司高管和员工必须定期接受培训和监督,而且在未来五年时间内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有权利随时监控谷歌公司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这是什么概念?几乎就是给谷歌这个美国公司戴上了“手铐脚镣”,同时还在它脑袋顶上安了个摄像头!恐怕谷歌的那位“老印度CEO”,听到这个消息血压都能代替“龙飞船”上天了。
美国人绞尽脑汁也应该想不明白,日本到底是吃错了什么药才敢这么干?毕竟日美贸易对该国出口太重要了,现在日本外贸其实就是靠着汽车出口在挑大梁,而美国市场又是日本车企最重要的市场,日本车企在美总销量一度占到了美国市场份额的接近40%。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美国现在对日本汽车征收重税,基本上就是要让日本丢掉美国市场,你看啊像24%的“对等关税”外还有25%的额外汽车关税。 如果关税正式落地,将冲击日本汽车相关的所有产业,涉及从业者将超过550万,而且这还只是直接影响。 算上间接影响的话,美国关税将给日本经济带来超过860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日本名义GDP的2%。
这几乎等同于给日本汽车直接宣判死刑,那这还玩啥?大家都别玩了呗!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表面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日本曾经因为这种事情痛过,而且是太痛了!
我们把时间轴推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日本工业化接近大成,大量日本工业制品占据美国市场,这让美国深感威胁。 所以在1984年美国国会专门修订了《贸易与关税法》,对日本产品竖起高额贸易壁垒。 后来在关税谈判时,美方要求日本降低144种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并且大量进口美国商品实现美日贸易平衡。这不就是现在特朗普对等关税的青春版本吗?
当年日本政客很幼稚,认为只要做一点妥协,美国就会收手。所以日本决定单方面承诺:废除所有美国工业品进口关税、继续推进金融自由化、还和美国在1985年9月签署了著名的《广场协定》,自断工业根基。 因为这份协定的核心内容就是“诱导”美元汇率贬值,日元升值。该协定签署一年半,日元直接飙升了116%。 大家都知道,货币升值就会使得本国商品外贸竞争力急剧下降。所以,当时日企为保证利益,纷纷决定将生产基地迁往海外,这最终使得日本也走向了不可逆的产业空心化。 所以,如今日本国内呢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广场协定》就是日本国运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
现在美国又挥舞起关税大棒,日本政府要是还像当年一样“躺平”还不得被唾沫星子淹死? 所以,这才最终促使石破茂明确说不会做重大让步。 不过日媒也认为石破茂还是留了一些余地的,比如日本是目前最先和美国进行关税谈判的国家之一,而且石破茂也排除了会对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可能性。 那他现在一边要和美国谈判、一边又不准备让步,就有点拖延时间等待时机的意思,那他到底是在等什么呢?
其实日本等的是中美对抗出结果,毕竟这次的博弈中心点已经不是日美,而是中美。并且和当年双手投降的日本不同的是,中国的腰板子格外硬。不管美国那边拿出多少手牌,中国就是四个字“奉陪到底”。
而中国的强硬反制直接就让美国自乱阵脚,所以在短短一周美国就闹了很多笑话,比如:4月1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深夜发公告说:要对电子、电器产品免除“对等关税”。 可很快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发文“反嘴”,说这些产品没有被豁免。 而特朗普的反复无常就证明他现在非常犹豫,他既不想对中国做妥协,又害怕过度关税政策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美国这边干脆给大家表演了一次“精神分裂”,由特朗普出面接着唱高调说要和中国对抗到底,然后派贝森特(美国财政部长)疯狂“向中国眨眼”。
前两天贝森特访问阿根廷时就说:美国仍希望和中国达成一项重大协定,而且他认为任何中美谈判都应该在最高层的级别进行。 同时贝森特还指出现在中美关税涉及的数字很大,这是不可持续的,也没有人希望继续保持高关税。这不就是疯狂暗示只要中国先给美国打电话,他们就愿意停下关税战吗? 而美国的纠结就让日本看到了机会,如果美国这边真的顶不住压力先向中国伸出橄榄枝,那美国的“对等关税”就完蛋了。到时候日本不就没有和美国再谈判的必要性了吗? 要是退一万步讲美国人开挂真的搞赢了日本再妥协也不晚,反正口子早留下了。而从当前中国的从容不迫和美国那边疯狂发疯的对比来看,石破茂这一波“押注中国”赌赢的概率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