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一般的孩子是否应尽早退出学业竞争? 有些条件一般的孩子,真该尽早退出学业竞争,可好多人就是不信。直到今天,还有家长问我:“老师,您跟华大有关系,能不能帮忙看看调剂的事?能不能让我们孩子调剂到机械专业啊?” 我告诉家长不行,进去后转不了专业,家长就特别难过,一直问“怎么办”。 说实话,当今社会最难找工作的就是普通本科生和普通研究生。说句不好听的,要是孩子是大专生,其实还好找工作,只是找不到特别体面的工作。但你们可能不知道,那些看似不体面的工作,其实很挣钱。而那些看着体面的工作,竞争激烈得头破血流都进不去,进去了工资也不高。 就说考公吧,你们真觉得大家是冲着那点工资去考公的吗?很多人不就是想走歪路嘛,可现在哪有机会贪污啊?现在很多人都说这是围城,体制内的人想出去,体制外的人想进来。体制内的人抱怨穷但稳定,这是因为中国的政治环境和条件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呀,这不是好事嘛? 咱们国家都实行“双减”政策了,这意思很明显,就是不让大家过度竞争了。可有些家长和孩子就是不信,普通孩子天天补课,上各种课外班,拼命卷。但你们想想,能卷到985,能卷上北大清华吗?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脑子好是首要条件,努力只能排第二。 真正聪明的孩子,补不补课对他们影响不大。国家都在遏制过度竞争了,你们还不信,还私下找名师,去老师工作室偷偷补课。补来补去,最多也就从普通水平补到个普通一本,再好点补到民办二本。毕业后又来问我:“老师,我们孩子是考研好,还是做别的好?” 我就建议去读个水硕,为啥呢?就是想让大家彻底摆脱学历内卷。普通一本毕业和22岁就硕士毕业的普通水平学生,正常找工作有多大区别吗?真没什么区别。 对于家庭条件普通、天赋也一般的孩子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争取进入国企工作,享受社会主义给普通人带来的福利。能争取到就争取,能有份稳定工作最好,要是争取不到,就老老实实做点小生意。 就像我们办的机械子弟班,你们以为是给中铁培养硕士吗?不是的。办这个班就是让以前大专生干的车务段、机务段、检修段这些工作,让大专学历的孩子提升为硕士学历。这样他们以后能早点退休,多拿点工资,毕竟他们实实在在干活了。但工作岗位其实没变,还是大专生干的那些活。为啥呢? 因为现在想干这些活的大专生太多了,只能给他们提升学历。社会基层的工作内容没变,但社会竞争环境一直在变化,大家得明白这个道理。
大专毕业16年,我的工资变迁情况:2009年:月薪2000元2010年:
【57评论】【3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