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不是终点,俄罗斯战场上越打越糟,独联体国家可能会越来越多,甚至是谁先闹独立,谁就可能占到便宜。 苏联解体不是终点,而是俄罗斯的 “拆盲盒” 游戏,每个加盟共和国都可能变成定时炸弹。鞑靼斯坦就是第一个拆出来的 “隐藏款”—— 这个在 1990 年 8 月 30 日直接宣布主权独立的刺头,地下埋着全俄 15% 的石油和天然气,当地人撸起袖子就敢跟莫斯科叫板。 你以为这是民族主义作祟?错了,人家连独立公投都玩得明明白白:1992 年 61.4% 的选民支持分家,吓得叶利钦连夜带着《联邦条约》去谈判,最后不仅让鞑靼斯坦保留 “总统” 头衔,还把议会 51 个席位拱手相让。 这种 “钞能力” 独立模式很快在独联体国家引发连锁反应。车臣一看眼红了,1991 年杜达耶夫直接宣布独立,结果被普京用两次车臣战争教做人,现在首府格罗兹尼满大街都是卡德罗夫的雕像。 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更绝,2014 年直接抄作业,公投后举着 “入俄申请书” 就往莫斯科送,气得泽连斯基直跳脚。 最魔幻的是鞑靼斯坦,2017 年和俄罗斯的分权条约到期后,居然还能保留 “总统” 称号,成了俄境内唯一敢和普京平起平坐的地方政权。 为啥俄罗斯对这些 “刺头” 态度冰火两重天?说白了还是钱的问题。 鞑靼斯坦每年贡献全俄 8% 的石油产量,光 Tatneft 一家公司就年产 3640 万吨原油,炼油厂还能加工 1700 万吨,这种 “金主爸爸” 谁舍得打? 反观车臣,除了满山的游击队员啥都没有,普京自然选择 “物理超度”。乌克兰东部更绝,虽然穷得叮当响,但卡在俄乌冲突前线,俄罗斯宁可砸钱养着也要当 “战略缓冲区”。 这种 “资源换自治” 的模式正在独联体国家扩散。哈萨克斯坦仗着里海的油气资源,2015 年高调加入欧亚经济联盟,一边享受俄罗斯的市场,一边偷偷和中国签石油管道协议。 白俄罗斯更狠,卢卡申科拿着钾肥和奶制品当筹码,在俄罗斯和欧盟之间反复横跳,居然还能让普京年年给 “保护费”。 最搞笑的是吉尔吉斯斯坦,穷得连电费都交不起,居然也想学鞑靼斯坦搞 “水电独立”,结果被俄罗斯断了天然气管道,三天就服软了。 不过这种 “独立游戏” 也有玩脱的时候。鞑靼斯坦虽然表面风光,但 2017 年条约到期后,普京开始收回自治权,连 “总统” 头衔都要改成 “共和国元首”,气得鞑靼人上街游行。 车臣更惨,卡德罗夫的 “北方营” 虽然能镇压反对派,但士兵经常和俄军上演 “友军误伤”,气得普京直接把特种部队派进格罗兹尼。 最倒霉的是乌克兰东部,2024 年泽连斯基签署退出独联体法令,结果卢甘斯克的民兵连过冬的棉衣都买不起,只能靠俄罗斯的救济粮度日。 说到底,俄罗斯的 “联邦制” 就是一场大型资源博弈。鞑靼斯坦用石油换自治,车臣用忠诚换军费,乌克兰东部用炮灰换生存。 这种 “谁拳头大谁说了算” 的游戏,最后受伤的永远是老百姓 —— 鞑靼斯坦的石油工人拿着全俄最低的工资,车臣的年轻人被迫加入 “卡家军” 当炮灰,乌克兰东部的农民连化肥都买不起。
为什么说中俄得保持点距离?这么说吧,普京年纪大了,怕是撑不了太久,俄罗斯现在的局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