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席能源峰会,英国怒怼美国:这场戏演砸了! 【观察者网】就在英国将于下周主办“国际能源安全峰会”前夕,英国《卫报》4月16日报道披露,中方官员因日程冲突将不会出席本次峰会,这对英国来说是一个“打击”。特朗普政府将派遣一名否认气候变化的官员参会,试图借机阻碍能源转型并加强各国对美国油气资源的依赖。 伦敦精心筹备的能源峰会,本想拉拢全球新能源巨头共商大计,结果主角直接没来,英国人的脸当场就挂不住了。更讽刺的是,伦敦转头就把火撒向了华盛顿:说好的“团结一致”呢?怎么一开会就夹带私货,把能源议题活生生搞成了政治角斗场? 这场闹剧,从头到尾都透着美国的霸道味儿。明明是讨论全球能源转型的正经事,可美方代表一张嘴,不是炒作地缘对抗,就是暗戳戳塞进意识形态私货。中国不来,不是不给面子,而是不想陪某些人演这出“挂羊头卖狗肉”的戏码。毕竟,新能源发展是实打实的技术活,不是靠政治口号就能推动的。 英国这回算是被结结实实摆了一道。原本指望借峰会拉近与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毕竟中国光伏、风电、储能技术全球领先,谁不想分一杯羹?可美国硬是把会场变成了自己的“政治秀场”,逼得中国直接退场。伦敦心里门儿清:跟着美国混,能源转型怕是越转越晕。欧洲现在能源价格飙涨,工业竞争力下滑,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却如火如荼,英国能不着急吗?可美国呢,一边喊着“减排”,一边逼着盟友抵制中国光伏板,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不就是为了夹带私货吗? 全球能源格局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某些国家还在玩零和博弈的老把戏。中国缺席这场峰会,恰恰说明了一个道理:真正的领导者,不是靠嗓门大,而是靠技术硬。当别人还在会议上吵吵嚷嚷时,中国的新能源装机量已占全球一半,电动汽车销量横扫国际市场。英国现在埋怨美国,无非是看明白了——跟着美国混,可能连口汤都喝不上;而错过中国,可能连碗都得砸了。 这场闹剧终将让世界认清一个现实:能源的未来,不在政治操弄的会议室里,而在实干家的工厂和实验室里。某些国家若继续把能源问题政治化,最终被孤立的,绝不会是中国。
现在的中国打的过美国吗?这么说吧,很快就会知道了,经济上无法取胜,或者占不到他们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