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声令下,限制稀土出口,镝、铽、镓这些关键材料的价格飙到天上,日本丰田的高管

潮咖聚星光 2025-04-21 22:42:18

中国一声令下,限制稀土出口,镝、铽、镓这些关键材料的价格飙到天上,日本丰田的高管当场傻了眼。 库存撑不过一个季度,工厂快断料了,汽车厂、芯片厂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钕铁硼磁铁一断货,生产线就得关。 别说出口,连给自家供货都困难,东京街头的新能源广告还挂着,车间里机器已经“哑火”。 事情得从2024年底说起,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一项新规,收紧稀土出口许可,尤其针对镓、锗等关键原材料。 这个消息一出,全球市场哗然,外界都以为这是对美国芯片管制的回应,结果第一个中招的是日本。 2025年2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对外承认:过去三个月,中国对日出口镓同比暴跌85%,钕铁硼磁材价格比去年翻了三倍,汽车产业的心脏被掐住了。 丰田最先感到不对劲,他们的bZ4X电动车依赖高纯度磁材,每辆车用量约0.3公斤。 此前一直依赖中国供应,现在成本猛增25%,还不是钱的问题,根本买不到,磁材库存撑不了三个月。 下属供应商打电话过来,直接摊牌:没材料,磁铁产不出来,电动车总装线眼看要停工。 丰田高管急调会议,尝试用替代材料,结果新材料性能下降15%,车主投诉声不断,新一批订单被取消,公司市值连跌一周。 本田也没好到哪去,他们在静冈的混合动力车工厂,只能维持两个月生产线。 原来,日本虽然能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采购稀土矿石,但这些原料还得送回中国提纯。 中国在稀土精炼这块全球占有率超98%,澳洲矿石再多,也没法直接上生产线,没有中国的“净化”,矿就是废石。 半导体行业的苦就更深了,日本东京电子、索尼这些大厂,用稀土的地方比汽车更多,光刻机、激光器、功率芯片,全都离不开镓、锗。 中国一限制出口,东京电子的蚀刻机良品率从95%掉到82%,高端设备一出问题,整个芯片厂都得减产。 索尼的光通信激光器直接“失明”,好几个大项目被迫搁置。 东京电气的一位工程师在日经新闻上说:“我们用的核心激光器,现在没料,全线卡住。” 日本政府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早在十年前就提出“城市矿山”计划,回收旧电子产品提取稀土,可实际操作下来,笑话百出。 10万台旧PS4拆解之后,提取出200公斤稀土,勉强支撑索尼一周的产量。 每公斤的成本比进口贵了三倍,最后还得偷偷地从中国进口补货。 为了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日本斥资参与了澳大利亚的Lynas稀土项目。 本以为能借此翻盘,结果新矿石含有放射性元素,开采难度高,就算采得出来,也还是得送去中国加工。 2024年底,日本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尝试独立精炼,但技术远不成熟,纯度始终不达标。 日本科学协会的一位材料专家说:“你有菜谱没用,没有那口锅,炒不出菜。” 中国还打出了第二张牌,专利封锁,截至2025年初,中国掌握2000多项稀土分离与提纯专利。 日本尝试自建生产线,刚动工就发现,关键设备里的钐钴磁铁还得从中国进口。 这就像自己造厨房,结果发现门锁的钥匙还在别人手里。 东京的某家大型机电公司甚至提出要自造离心机,结果整个项目拖了两年也没动工。 第三张牌是政策卡脖子,中国商务部新增一项规定:对外出口高端稀土材料时,需提供最终用途说明,尤其针对流向美国的部分。 这下,日本车企、半导体企业两头受夹,比如索尼要给苹果供货,特斯拉又在日本下单电池包,但只要产品里用到中国稀土,就得向中方申报详细信息,流程卡住,供货周期一延再延。 面对这场危机,日本试图展开“去中国化”,不光是本国行动,还想借助欧美国家一同施压。 结果德国大众干脆入股了中国北方稀土,法国施耐德也增加了对华采购量,反而是日本在这场博弈中成了“孤岛”。 美国口头支持日本的稀土计划,但转头自己偷偷采购了三万吨中国稀土。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一位官员在闭门会议上感叹:“我们成了挡箭牌。” 在新能源车领域,日本本来押注氢能源十几年,本想绕开电动车潮流,可惜市场并不买账。 中国宁德时代的电池价格比日本同类产品低40%,产能远超日企。 全球车企纷纷转投中国供应链,氢能源车项目一时间成了“鸡肋”。 原计划在2025年实现氢车量产的日本,订单骤减,研发预算被砍了一半以上。 最尴尬的是日本的对华依赖并非短期可解,就算2026年城市矿山技术成熟,稀土回收率也难超过30%。 加工能力更是个黑洞,东京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曾做过一项调研,发现即使全国回收计划成功,也难以覆盖本国40%的稀土需求。 这场围绕稀土的产业战,像是一场无声的对抗,表面是市场波动,背后却是全球规则的重构。 日本失去的不只是材料,更是曾经引以为傲的产业独立性。 2025年春,一位半导体企业高管在朝日电视台采访中一针见血:“这不是一场供应危机,而是一场产业秩序的改变。”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潮咖聚星光

潮咖聚星光

潮咖聚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