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煤矿智能化加速,南方煤矿能否与之同步? 近期,辽宁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备受瞩目。它不但达成了自身的减员增效以及技术融合,而且给南方煤矿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辽宁煤矿智能化建设在核心数据与成果方面表现优异。 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75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19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累计取代人力岗位接近1700个,有400处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拿铁法能源晓南矿来说,其全流程智能管控平台成为全国的示范,井下作业人员减少了60%以上。 并且,推动5G、人工智能与煤矿生产深度融合,构建起全流程智能化体系,生产效率提高25% - 30%。 辽宁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成果对南方煤矿有着直接的影响与启示。 在技术路径方面,辽宁的智能化方案为南方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像贵州六盘水矿区借鉴类似技术提高了瓦斯抽采效率。 国家能源局对煤矿智能化的要求,给南方煤矿带来了政策倒逼的影响,湖南娄底的某煤矿就因为未达到标准被要求限产整改。 此外,辽宁智能化产能占比提高,也迫使南方中小型煤矿加快整合或者进行技术改造,江西萍乡煤矿通过引入智能综采设备提升了单个工作面的产能。 从时代背景和深层次原因来讲,这种现象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体现,2024年相关通知规定新建煤矿必须进行智能化设计。 同时,双碳目标的驱动也是重要因素,智能化能够降低吨煤能耗并减少碳排放。 另外,传统煤矿存在劳动力成本与安全之间的矛盾,智能化改造能够有效降低事故率。 不过,南北煤矿存在差异与挑战。南方煤矿地质条件复杂,水文情况复杂、煤层薄且断层多的情况较多,需要定制化方案,例如云南曲靖煤矿引入柔性支护机器人解决顶板破碎的难题。 在区域政策上,辽宁有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而南方部分省份由于财政压力,智能化改造依靠企业自筹资金,进展较为缓慢。 综上所述,辽宁煤矿智能化加速是国家战略的落地实践,为南方煤矿提供了技术样板和政策压力。南方煤矿需要结合自身的地质特性,加强政策协同与技术创新,避免“一刀切”式的改造。 煤矿煤位计 煤矿数字化仿真 煤矿用计算机 煤业从业者 煤科院连采机 智能煤厂 煤矿装车系统 煤矿瓦斯利用 煤矿挖掘
高诗岩情商太低了!高诗岩和贺天举直播连线,两个人一番发言下来彻底让辽宁和山东球
【5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