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千亿航母要烂尾?再看美国现状,总算明白特朗普为啥这么疯狂

国际热点追踪者 2025-04-22 11:48:37

美国最新一代航母“约翰·F·肯尼迪号”(CVN-79)耗资12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差不多上千亿,结果却迟迟造不完,交付日期一拖再拖。这事儿听着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一个超级大国,号称全球最强海军,怎么连艘航母都搞不定?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美国工业基础拉胯、社会矛盾加剧的真实写照。再看看特朗普当年的政策,那股“疯狂”劲儿,总算有点明白了——他急啊,想靠硬手段把美国拉回巅峰,可惜效果不咋地。

“约翰·F·肯尼迪号”是美国福特级航母的二号舰,计划耗资129亿美元,原定2018年交付,结果一拖再拖,现在预计要到2025年7月才能完工,甚至还有可能推到2026年。这可不是小工程延误,而是美国海军的大麻烦。

造航母不是随便拉几个人就能干的活儿,需要大量技术工人。可美国造船业现在面临严重的人才荒。美国海军研究所的报道说,船厂招不到人,老工人退休了,年轻人不愿意干这行。为什么?一是工资没竞争力,二是制造业在美国年轻人眼里“不酷”,大家都想去搞互联网、金融,哪有心思学焊接、装配这些“脏活累活”?

航母是个超级复杂的系统,上面的零件成千上万,供应链一环扣一环。可美国的供应链现在问题大了。彭博社报道说,因为全球化分工,美国很多制造业外包给了海外,现在想自己造船,发现关键零件得靠进口。比如,航母上的一些钢材、电子元件,甚至连军工产业链里的小零件,都得从中国买。据美国安全项目的统计,美国军工供应链里有至少四万家中国企业参与,从炸药到导弹零件都有份。这依赖性太强,一旦外部供应出问题,航母进度就得停摆。

“约翰·F·肯尼迪号”用了不少新技术,比如电磁弹射系统和先进的武器升降电梯,结果这些玩意儿老出毛病。雅虎新闻提到,电梯问题到现在都没完全解决,直接影响了航母的测试和交付。技术工人不够,研发进度慢,修修补补拖了整整4000多天,129亿美元砸进去,制造商都快跑路了。 这艘航母的困境,直接让美国海军的战备能力打了折扣。观察者网的文章说,美国现在面对全球威胁越来越多,可自家战舰生产跟不上,咋整?这不光是钱的问题,而是整个工业体系出了大状况。

航母造不下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根子在美国的工业基础早就被掏空了。过去几十年,美国忙着搞全球化,把制造业往海外扔,自己只留点高端产业和服务业。结果现在一看,造个航母都费劲,问题到底出在哪?

美国曾经是工业大国,造船、造车、造飞机样样行。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为了省钱,把工厂搬到中国、墨西哥这些地方。2024年,美国出口主要是能源和农产品,工业制品少得可怜;反过来,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都是手机、电脑、机械这些硬货。这说明啥?美国自己的工业能力萎缩了,造东西全靠外包。现在想造航母,手艺没了,工人也没了,供应链还得求人。 美国军工产业链离不开中国,这事儿听着就讽刺。美国安全项目的报告说,从基础材料到高精尖零件,中国企业渗透得太深了。航母需要的稀土、微电子元件,美国自己产不了多少,得靠进口。中国要是哪天卡一下,美国军工就得傻眼。这依赖性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几十年全球化攒下来的恶果。

工业不行,光靠技术可撑不起来,还得看人。可美国的社会问题现在太严重,直接影响了劳动力素质。2019年,美国文盲率超过21%,这啥概念?五个人里就有一个不识字。教育体系拉胯,职业教育更是没人重视,年轻人学不到实用技能。加上毒品问题泛滥,新闻周刊的数据说,美国毒品消耗量占全球80%,这得多少人嗑药嗑废了?这样的劳动力,怎么支撑高端制造业?

美国现状就是这样,工业空了,人也废了,航母“烂尾”一点不意外。特朗普当年看明白了这个危机,才那么着急上火,可惜他的招数没啥大用。

特朗普当总统那几年,政策一个比一个硬,从加关税到猛砸军费,搞得全世界都看不懂。这家伙为啥这么拼?看看美国现状就明白了,他是真急了,想把美国的工业和军事实力拉回来。 特朗普上台就对进口钢铝加了关税,说是要保护美国产业,让制造业回流。想法挺好,可现实很骨感。钢材价格涨了,航母建造成本也跟着涨,船厂没赚到便宜,反而压力更大。制造业也不是说回来就回来,工人呢?工厂呢?供应链呢?这些都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

特朗普还猛推国防预算,政治网报道说他搞了个1万亿美元的军费计划,大手笔啊。钱是花了,可效果呢?“约翰·F·肯尼迪号”还是拖着,钱砸下去没见多少实物。技术工人短缺、供应链问题,这些不是光靠钱就能搞定的。白宫档案里吹得天花乱坠,可实际情况是,军工还是那副老样子。

特朗普的政策还不光是对着对手,连盟友也没放过。加关税得罪了欧洲、加拿大,供应链本来就脆弱,这下更乱了。结果呢,美国的工业危机没解决,反而跟盟友关系搞僵,航母项目还是没起色。

特朗普的“疯狂”,其实是看到了美国的衰退,想靠强硬手段翻盘。可惜,他没抓到问题的根儿。工业基础不是靠喊口号、加关税就能重建的,得有长期规划,得投教育、培训工人、发展技术。特朗普急功近利,搞得声势浩大,最后还是没啥大成效。 四、美国咋办?未来路不好走 航母“烂尾”和工业危机摆在这儿,美国要翻身,得下真功夫。可现在的路子,短期内真不好使。

要想有技术工人,得从教育抓起,多搞职业培训,吸引年轻人进工厂。可美国教育体系现在一团糟,文盲率高、毒品泛滥,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愿干制造业。这得多少年才能扭过来?

想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美国得自己发展稀土、微电子这些产业。可这不是小钱能搞定的,麦肯锡的报告说,美国造船业要翻身,得砸好几千亿,还得政策支持。可美国现在财政赤字高得吓人,钱从哪掏?

工业要人,人得靠谱。可毒品、教育这些社会问题不解决,劳动力素质上不去,造航母还是空话。特朗普的政策压根没碰这些深层问题,光靠军费和关税,治标不治本。 未来,美国要想重回巅峰,靠的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工业重建。可这路太长太难,特朗普的激进看着热闹,其实没啥用。航母延误只是个开始,美国的麻烦还多着呢。

“约翰·F·肯尼迪号”的困境,折射出美国工业基础的拉胯和社会问题的严重。特朗普当年使出浑身解数,想靠硬手段扭转局面,可惜没抓到点子上。加关税、砸军费,看着挺猛,实际效果稀松。美国的衰退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复兴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未来咋走?得看美国能不能沉下心来,解决教育、供应链这些老大难问题,不然光靠“疯狂”喊口号,航母还得接着“烂尾”。

0 阅读:211
国际热点追踪者

国际热点追踪者

紧跟国际热点,为您追踪全球最新、最热的事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