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扫过某船厂,055挤满船台的消息传遍全网,解放军不打算停手

美利坚风云眼 2025-04-23 14:58:27

空客公司的卫星扫过中国北方某船厂,很快055大驱挤满船台的消息传遍全网,很显然,解放军“下饺子”不打算停手。 近日,一名美国开源情报分析师援引最新商业卫星照片称,中国北方某造船厂内聚集了多达4艘055万吨驱逐舰。分析认为其中1艘正在进行维护,另外3艘则处于建造阶段。

此外,这张照片还拍到了1艘正在建造的052D型驱逐舰。再结合这些舰船的建造进度,分析认为单这一个造船厂,就有可能在2025年下水2—3艘055驱逐舰和1艘052D型驱逐舰。 如果把其他造船厂的产能也算上,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增加。 要知道上次解放军创下1年下水10艘盾舰的造舰记录还是2019年的事,之后就因为第一批055驱逐舰的建造工作进入尾声,在建盾舰只有052D驱逐舰而长期维持在5—6艘的水平。 如今随着新一批055驱逐舰开始上量,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海军将有机会在未来几年里,再度迎来新的造舰高峰期,刷新1年下水10艘的纪录。 这同样也是美国方面最担忧的场景。

原因很简单,根据055驱逐舰的建造时间表推断,外界普遍认为055的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建造工作中间,存在一个3年左右的空窗期。 和同时期几乎没有建造空窗期,一个批次接一个批次建造的052D形成了鲜明反差。因此,这3年时间被不少西方军事专家视为中国海军对055大驱的观察期。 055大型驱逐舰是一个具有变革意义的大型舰船,同时也是彼时中国建造过吨位最大的驱逐舰。 这些变量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055的不确定性,能不能用、好不好用,是否真的可以成为未来海战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这些问题都需要中国海军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逐一论证。 换言之,055身上存在相当明显的试验性质。 出于风险考虑,在海军确定055符合设计标准前,该舰并不适合像052D型驱逐舰一样开始集中资源推进量产工作。

这也符合中国海军建造新舰船的习惯,052C型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也都走过类似的流程。 052D型驱逐舰可以被看作是052C的延伸,会一上来就投入量产倒也不奇怪。 反过来说,当第二批次开始建造时,这也说明055的整体设计符合中国海军需求,具备量产条件。而这也引申出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在第二批次建造工作结束后,第三批次055会紧随而至,让中国海军长期处于同时建造052D和055的状态中。 正如前面提到,中国海军能够创下1年下水10艘盾舰的记录,是得益于055和052D两型盾舰同时开工。

所以当055驱逐舰有可能在未来进入长期量产阶段后,1年下水10艘盾舰的场景,将出现常态化趋势。从现在好几年见不到1次,变成每隔几年就来1次。 要知道,隔壁美国目前就只在造2种型号的宙斯盾舰,一个是伯克3型驱逐舰,一个是星座级护卫舰。后者最快也要到2028年才能下水,现在根本不用算它。而被用来对标055驱逐舰的伯克3,每两艘之间的下水间隔也已达到2年之久。 一边是2年下水1艘盾舰的美国海军,一边是今年就能下水2—3艘055、1艘052D的中国海军。在至少6-8倍的产能差距面前,谁在造舰竞赛中占据优势,答案不言自明。 这时可能有人会问了:按照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迈克·吉尔戴上将在2022年公开的数据,美国造船业不是能做到1年建造1.5艘驱逐舰吗?怎么到了造伯克3时就2年下水1艘了呢?

这是因为1年1.5艘的产能数据,是根据美国造船业在2022年的规模、工作速度等因素推导出来的,是一个在理想状态下得出的理论数据。 现实是从2022年至今,美国造船业一直面临大量内部和外部问题。内部,工人一直在流失导致产能每年都比前一年更低。外部,资金利用率低下、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致使造船业的资金链持续恶化。 这些因素导致比起提高军舰产能,美国造船业更关心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如何保住自己的饭碗。促使他们将仅存的产业工人都集中在了商业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星座号护卫舰。早在2024年1月,“星座”级护卫舰项目副经理安迪·博萨克就曾公开表示,目前造船厂存在“几百名”工人的缺口,难以推进星座号护卫舰的建造工作。 等五角大楼派人来查后,发现船厂本身人是够的,但他们都被调去建造沙特购买的4艘濒海战斗舰了。 这笔订单总价值高达112亿美元,平均下来一艘濒海战斗舰值28亿。星座号护卫舰在涨价后也不过16亿美元,哪个更赚钱、更值得投入宝贵的人力资源,造船厂心里门清。

换句话说,只要美国海军愿意出高价买伯克3和星座级,那么让美国造船厂达到1年下水1.5艘驱逐舰的理想产能并非不可能。 不过今天的美国海军显然没有那么多钱去做这件事,意味着要被中国海军拉开至少6-8倍的增量差距,然后等着在不远的未来被中国海军超越。

0 阅读:247

猜你喜欢

美利坚风云眼

美利坚风云眼

这里是您洞察美国时事、洞悉全球动态的独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