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国民党大员熊式辉携家眷持伪造护照欲前往南美,不料被港英政府识破,

荒沙历史呀 2025-04-22 12:22:14

1950年5月,国民党大员熊式辉携家眷持伪造护照欲前往南美,不料被港英政府识破,扣押审讯后罚款始获释,熊式辉忿忿不平地感叹:“堂堂一介上将,今日受此奇耻大辱,真可谓英雄失足,遭小人戏弄,”    熊式辉,可不是一开始就混迹官场的,他出身行伍,早年在军中摸爬滚打,倒也混出个模样,可他明白,真正在乱世中立足,还得靠政治,于是,他逐渐将重心转向政坛,毕竟,权力才是硬通货。   在围剿红军的战场上,熊式辉卖力表现,深得老蒋赏识,一路高升,最终坐上了江西省主席的宝座,这位置一坐就是十年,熊式辉借着手中的权力,大肆敛财,为自己日后打算,据传,他早早将搜刮的民脂民膏转移到香港,为自己留条后路,这心思,不可谓不深沉,真正让熊式辉进入权力核心,还得感谢蒋经国。   1937年,蒋经国初入政坛,急需历练机会,熊式辉看准时机,主动将蒋经国招揽到身边,既讨好了老蒋,又为自己拉拢了未来的政治资源,这一步棋,可谓高明。   抗战胜利后,熊式辉盯上了东北这块肥沃的土地,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东北行辕主任,一时之间,风头无两,就连手握重兵的杜聿明也得听他指挥,借着这股春风,熊式辉疯狂抢地盘、抢功劳,硬是把自己抬到了陆军二级上将的位置,但这美丽的背后,其实藏着不小的隐患。   东北战事紧张,连陈诚这个大将军也想取代熊式辉的位置,陈诚在关内战场连连失利,急需找个地方挽回面子,东北就成了他的目标。   1947年7月,陈诚以参谋总长的身份去了沈阳训话,语气中充满了责备,熊式辉察觉到不对劲,感觉到了危险的信号,他一连给老蒋写了七封辞职信,但老蒋却耐心地安慰他,说不会换人,熊式辉这才放下心来,赶紧叫杜聿明回东北主持军事,谁料,老蒋翻脸比翻书还快。   8月1日,熊式辉突然接到通知,陈诚兼任东北行辕主任,他自己则被调去当“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表面上是升职,实际上却被老蒋边缘化了,陈诚到了东北后,直接撤掉了杜聿明的保安司令长官部,把东北的军权全收归自己掌控。   杜聿明也因此被晾在一边,只能继续“养病”,熊式辉更惨,连个新职务都没有,彻底成了闲人,熊式辉跑到上海闲居,越想越气,对老蒋的“阴谋家”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去找杜聿明吐槽,认为陈诚去东北就是想出风头,结果只会把事情搞砸。   陈诚在东北确实碰了一鼻子灰,老蒋为了安慰熊式辉,让他当了军官总队的总队长,这次熊式辉没给老蒋面子,直接拒绝了他的提议,老蒋勃然大怒,从此再也没重用过他。   解放前夕,熊式辉逃到香港,眼看着在香港的国民党旧部越来越多,不少人还来找他求助,熊式辉的钱袋子也开始吃紧,为了摆脱这些“麻烦”,他居然报警,想让香港警方把这些人赶走。   结果,警方没赶走那些人,反而盯上了熊式辉,以假护照为由将他扣留,虽然最后被保释出来,但熊式辉的名声彻底臭了,只能灰溜溜地离开香港,熊式辉跑到了泰国曼谷,觉得自己商业头脑不错,就开了一家纺织公司,他把所有的钱都投进去,开了好几个工厂,然而,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在大陆时,他所谓的“经商”不过是仗着权势巧取豪夺,哪有什么真本事?在泰国,没了权势的庇护,他的公司很快就破产了,熊式辉走投无路了,只能找老朋友张群帮忙。   张群寄来路费,邀请他去台湾,但到了台湾后,老蒋对他冷眼相待,根本不搭理他,蒋经国念及旧情,专门设宴招待,但也只是场面上的功夫,在台湾待了一段时间,熊式辉见老蒋始终没有见他的意思,一气之下跑到澳门,但澳门的生活也不好过,他的钱很快就花光了,生活陷入困境,就在这时,老蒋突然给他发来电报,让他回台湾养老。   原来,老蒋担心熊式辉在外面乱说话,泄露一些秘密,这才想起他,熊式辉以退役上将的身份回台湾后,每个月领取少量的退休金,过着低调的生活,直到1974年因病去世,他的葬礼并不隆重,甚至连一级上将都没追封,可见他和老蒋的关系早已名存实亡。   熊式辉的悲剧,既有个人性格的缺陷,也有时代洪流的裹挟,他贪心重、爱权力、没眼光,最后被权力坑了,他依附于老蒋,却最终被老蒋抛弃,他曾经风光无限,最终却落魄潦倒。

0 阅读:115

猜你喜欢

荒沙历史呀

荒沙历史呀

书写历史故事,传播历史文化。美美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