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钱学森在研发东风2号导弹时,发现射程不足,多数人建议增加助燃剂,但一

青史如烟本人 2025-04-22 14:17:44

1964年,钱学森在研发东风2号导弹时,发现射程不足,多数人建议增加助燃剂,但一个年轻人站起来说:“不能加,一滴都不能加!反而要减掉600公斤,”此话一出,引起哗然,钱学森却当场陷入深思。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正处于导弹研制的攻坚阶段,在茫茫戈壁滩上,一群最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们聚集在这里,夙兴夜寐,争分夺秒,发愤图强,要用最短的时间研制出先进的导弹武器,告慰革命先烈,告慰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   然而,科研工作往往充满荆棘坎坷,试射场上,一连串的失败像晴天霹雳,打击着大家的信心,众人凝重的目光中写满焦虑:东风二号究竟为何射程达不到预定目标?是燃料不够吗?要不再多加点?   此话一出,现场鸦雀无声,随后,质疑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减少燃料?这不是胡闹吗?射程都不够了,你还减燃料?真是异想天开!   质疑者们并非不通情理之人,在当时看来,这个建议确实有悖常识,但王永志并没有被大家的反应吓倒,他平静地解释道:“各位, 根据我的计算,酒精燃料在高温下会膨胀,若再多加燃料,反而会影响燃烧效率,射程非但不会增加,说不定还会缩短呢!不如我们反其道而行之,适当减少酒精,保证燃烧充分,这样导弹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王永志的提议太过大胆,严重挑战了权威们的固有思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敢于发出不同声音是需要巨大勇气的,更何况,导弹研制事关重大,谁都不敢轻易冒险。   年轻的王永志并没有因此退缩,凭借过硬的理论功底和对数据的精准把控,他决定先找到钱学森,这位誉满全球的导弹之父,试试能否说服他。   当王永志把自己的想法跟钱学森一五一十地说了之后,出乎意料的是,钱学森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陷入了沉思,作为一代宗师,钱学森比任何人都清楚,导弹研制容不得半点闪失,每一个决定都必须慎之又慎。   然而,钱学森毕竟是钱学森,他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人,相反,他一贯欣赏和鼓励年轻人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他仔细推敲了王永志的计算过程,发现这其中确有科学依据,绝非异想天开,不禁眼前一亮,连连点头。   消息一出,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试射场上空炸响,减少燃料这事儿实在太离经叛道了,谁都拿不准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但既然钱老都发话了,大家还能说什么?   改装后的东风二号很快架上发射架,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注视着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烟,呼啸着划过蓝天。   “轰!”伴随着一声巨响,导弹精准地命中了预定目标!现场欢声雷动,人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泪水洒落在戈壁滩上,多年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   这一刻,年轻的王永志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想法,会换来祖国的一次重大胜利,从此以后,他更加坚定了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多年以后,当中国实现载人航天的那一刻,当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的那一刻,我们熟悉的名字又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王永志,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是的,他就是那个曾经在戈壁滩上不被人理解的年轻人,正是凭借着那股子逆流而上、敢为人先的劲头,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终于叩开了通往太空的大门。

0 阅读:0
青史如烟本人

青史如烟本人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