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冬升在节目里规劝刘耀文:“你很适合做娱乐圈,但要记得,不要用嘴演戏,要用眼睛演

生而宅命 2025-04-22 23:45:54

尔冬升在节目里规劝刘耀文:“你很适合做娱乐圈,但要记得,不要用嘴演戏,要用眼睛演戏。”大导就是大导,很多明星演了好几年戏,还在用嘴演戏。 刘耀文站在《无线超越班》的片场,眼前的场景让他有些手足无措。作为首次踏入表演领域的爱豆,他正试图用嘴部肌肉的变动来表达角色情绪。尔冬升导演在一旁观察,眼睛微眯,随后果断叫停。 "不要用嘴演戏,要用眼睛演戏。"尔冬升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刘耀文对表演的新认知。 几天后,节目组安排了一场更具挑战性的戏份——刘耀文需要表演出"死到临头的恐慌"。面对这个难度不小的情绪表达,刘耀文再次陷入困境。此时,尔冬升没有简单责备,而是用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导演经验,引导这位年轻人。 "恐慌是很难演出来的,想要真切,一定要真的感觉害怕。"尔冬升循循善诱,声音逐渐变得生动起来,"坏人即将把一桶汽油泼到你身上,你闻到了弥漫在空气中刺鼻的汽油味。坏人点亮了打火机,火苗越来越逼近你了,你紧张的情绪也要慢慢地上来。" 随着尔冬升描述的深入,刘耀文的眼神开始有了变化,不再是表面的模仿,而是真实感受到了角色的恐惧。关键时刻,尔冬升又化身画外音,一遍遍激情呐喊:"恐慌!恐慌!"在这种情绪引导下,刘耀文的表演终于找到了感觉,一遍过关。 回到一个月前,刘耀文刚进组时,尔冬升就注意到这些年轻演员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太依赖手机,很少观察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表情变化和肢体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只顾着看手机,要去试着观察平常人的举止神态,这会对演戏大有收获。"尔冬升向在场的年轻演员们传授这一宝贵经验。 真正的演技不是用上浑身的牛劲儿去表演,而是由内而外的情感流露。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能最直接反映人物内心的变化。那些老戏骨们演戏时从容不迫,眼神中的一点变化就能传递复杂情感,正是因为他们懂得这个道理。 刘耀文的成长过程,正是从依赖外在表情到学会用眼神表达内心的转变。在尔冬升的言传身教下,他开始理解表演的本质不是外在的模仿,而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当我们回望内娱那些用嘴演戏的演员,杨幂的名字总是榜上有名。在《哈尔滨一九四四》中,杨幂想要塑造"蛇蝎美人"的形象,却适得其反。她的表演过分依赖嘴部动作,不是抬着下巴伸出下嘴唇,露出"地包天"的表情,就是狠狠地抿住嘴唇,像个没牙的老太太。这种表演方式看起来浮夸又油腻,让观众忍俊不禁。 比杨幂更夸张的是白鹿,她的五官在表演时仿佛脱离了控制。尤其是那张嘴巴,东南西北全方位晃动,像是碰了电门一般歪来歪去。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哭戏——先是使劲念台词,然后大嘴一张,仿佛要吃人,最后闭眼嚎叫。这种表演方式让观众记住的不是情感,而是那张"血盆大口"。 王一博也深陷"用嘴演戏"的泥潭。在《冰雨火》中,他对着手机说话时,情绪激动到呲牙咧嘴,甚至把嘴巴咧成了正方形。而到了《追风者》,问题不但没解决,还添了新毛病——撇嘴。看到好友跳楼,他饰演的魏若来急得嘴角疯狂下沉,像是着急离家出走。 回到《无线超越班》,我们看到尔冬升不仅对刘耀文出手相助,对其他年轻演员也毫不留情。许魏洲在表演"被枪击身亡"的戏份时,始终找不到感觉。尔冬升没有只用语言指导,而是直接上手给了许魏洲一拳,让他真实感受胸部受重击的感觉。紧接着,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像一根被火烧得通红滚烫的铁棍,直直地插入了你的前胸。"这种身临其境的指导让许魏洲茅塞顿开,随后一遍过关。 这正是尔冬升导演的高明之处——他懂得演技不是靠嘴上功夫,而是需要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自然流露。那些老戏骨们之所以让人信服,正是因为他们的表演张弛有度,游刃有余。他们不需要靠夸张的面部表情来传递情感,一个眼神就能打动观众。 反观李沁,或许是因为从小学习昆曲,她的咬字发音与其他演员不同,显得格外使劲。在《人生之路》中,她恶狠狠地念台词,脖子上青筋暴起,瘦小的身体仿佛时刻准备战斗,像个破马张飞。而在《梦中的那片海》中扮演温柔知性的年代女性时,她撅着小嘴说话,完全没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任敏和邓为的问题则各有不同。任敏的表演只有下半张脸在动,眼神依然无神呆滞,像机器人学习人类说话;邓为则是顶着木头脸,嘴巴突突突地念台词,毫无感情可言。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生而宅命

生而宅命

生而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