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脑瘫女子送外卖7年,她身体不协调,语言表达不清,顾客常常对她破口大骂,她

舒朗聊平安 2025-04-23 18:45:29

近日杭州脑瘫女子送外卖7年,她身体不协调,语言表达不清,顾客常常对她破口大骂,她是同行中得到最多差评的骑手,然而,她从未放弃过。   文景今年34岁,七年前,在求职屡屡碰壁后,她毅然选择成为一名外卖骑手,用汗水与努力换取生活的尊严。   第一次见到文景的人,很难不被她的状态触动,她骑电动车时身体微微前倾,头盔下的脸因为用力而绷紧,停车时总要蹭着脚刹慢慢稳住。   这些细节背后,是先天性脑瘫带来的肢体不协调。普通人轻松完成的动作,她要反复练习上百次。   送外卖的第一年,她摔得最惨的一次,膝盖血肉模糊,但第二天照样出现在街头。   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她说得很简单:"我不干,谁来挣这个钱呢?"   这句话里藏着一个母亲的全部心事。十岁的儿子在老家等着她的生活费,等着她用这份工作换来的课本和零食。   脑瘫患者常伴随语言障碍,文景也不例外,有次顾客在电话里听不清她说话,直接吼了句"会不会说人话",挂断后给了差评。   这样的时刻多了,文景摸索出自己的应对方式:提前编辑好短信说明情况,到楼下再打电话。   令人意外的是,更多时候她遇到的是善意。洒了餐食顾客反而安慰她"没事还能吃",爬六楼送餐时有人主动帮她按电梯。   这些零星的温暖像黑夜里偶然擦亮的火柴,足够让她撑过下一个寒冷的长夜。   在算法统治的外卖系统里,文景是个"异类",平台不会因为她的特殊情况延长配送时间,超时扣款、差评扣分一样不少。   最艰难时,她每天要送满14小时才能挣到一百多块。但正是这种"不特殊对待",反而成了她最在意的东西。   有商家建议她挂个"残障骑手"的牌子博取同情,她拒绝了:"我和大家没什么不同,只是慢一拍。"   这种近乎执拗的平等意识,或许源于她太懂得被怜悯的滋味。小时候同学把帮她当成"做好事",那种隐形的隔阂比嘲笑更伤人。   七年时间,文景换了七辆电动车,最新那辆的粉色小熊座套,是她留给生活的小小温柔。休息日她会去常吃的快餐店,挑下午一点半后的打折时段,十块钱搞定一顿饭。   这些精打细算省下的钱,变成了儿子书包里的新文具,变成了视频通话时孩子惊喜的"妈妈真厉害"。   她手机里存着儿子的语音条,想家时就翻出来听,那句"今天风大你要小心"是她最好的充电器。   现在文景开始拍短视频记录工作日常,镜头里的她总在笑。有网友说看着心疼,建议她换份轻松工作,但她清楚知道:送外卖这份"苦差事",已经是像她这样的人能抓住的最好机会。   不需要面试,不卡学历,接一单算一单的钱,这种简单粗暴的公平,反而给了她喘息的空间。比起从前应聘保洁都被婉拒的日子,现在能靠自己的力气吃饭,已经是种幸运。   文景的故事被报道后,很多人说她"伟大",但她自己只觉得平常。   真正打动人的,恰是这种平常。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我感动,只是日复一日地解决问题。   下雨天给餐盒多套层塑料袋,送餐前反复核对地址,被骂时低头道歉继续赶路......这些琐碎的坚持拼凑起来的,是一个普通人对抗命运的方式。   就像她说的:"摇摇晃晃着,也可以晃出自己的人生。"   那些看似踉跄的脚步,丈量出的却是最笔直的生命轨迹。

0 阅读:1
舒朗聊平安

舒朗聊平安

舒朗喜欢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