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左宗棠担任钦差大臣前往永州查案,不去朝廷提前安排好的驿站,执意要住客栈,得知永州总兵要强娶店主女儿,左宗棠大怒打包票决定为小女子做主,可当天左宗棠连人影都没有,店主无奈叹息,女孩儿却对其感恩戴德…… 一场原本平静的黄昏被打破,永州一家客栈内,店主的女儿小翠正偷偷抹泪。"爹,您说那位左大人真的会来吗?"店主叹了口气,摇摇头没有作答。窗外,永州城风雨欲来,正如三天前传遍大街小巷的消息——永州总兵樊燮欲强娶小翠,而不知从何处传来的话,说是钦差大臣左宗棠得知此事后拍案怒斥,要为小翠做主。可如今天色已晚,左大人连人影都未见。 "左大人虽未现身,但他的威名却保护了我。"小翠低声说道,"自从有了左大人要来查案的传言,那樊总兵再没上门逼婚。" 这场关于左宗棠与永州总兵樊燮的故事,要从咸丰九年(1859年)说起。当时的左宗棠虽只是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却已在湖南省内权势显赫。湖南百姓对这位"劣幕"有个特别的称呼——"左都御史",以示他的实权甚至超过了巡抚骆秉章。 "此人劣性难改,屡次克扣军饷,欺压百姓!"左宗棠站在骆秉章书房内,手指敲打着桌案,语气坚决。他所说的正是永州总兵樊燮。 自太平军于咸丰元年(1851年)爆发起,左宗棠便投身幕府,辅佐巡抚张亮基、骆秉章等人抵御太平军,保卫湖南。作为幕僚,左宗棠处事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沙子。樊燮作为永州总兵,不但不思剿匪安民,还公然欺压百姓、克扣军饷。左宗棠多次劝谏骆秉章上奏弹劾樊燮。 "左先生又来告我状?"一日,樊燮得知消息后,竟直冲进左宗棠家中,在院子里破口大骂,"你不过是个幕僚,凭什么污蔑本总兵!" 左宗棠懒得与小人争执,推搡之中扇了樊燮一巴掌,将其赶出门外。这一巴掌却惹来大祸。樊燮身为总兵,官衔从二品;而左宗棠只是一介白衣,终究是触犯了清廷律例。 樊燮得到湖广总督官文的暗中支持,上书咸丰帝参奏左宗棠"身为幕僚,却插手湖南军务,甚至巧言令色蒙蔽了湖南巡抚"。咸丰皇帝向来痛恨幕僚把持军政要务,闻讯大怒,密谕严令:"左某如有不法情事,即行就地正法!" "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挽救了左宗棠的性命。樊燮京控案中,胡林翼、郭嵩焘、肃顺、潘祖荫等人冒险向咸丰帝求情,详细阐述了左宗棠为保境安民所做的贡献。最终,一场足以让左宗棠丧命的政治风暴,竟成了他展露才华的转折点。 回忆咸丰四年(1854年)那个初春,当骆秉章初任湖南巡抚时,正是左宗棠作为首席幕僚开始崭露头角的时期。那时,永州客栈老板的女儿小翠尚未听说过左宗棠的名字,而这位日后成为她救星的人物,正在湖南巡抚府中运筹帷幄。 实际上,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初次相识比这更早。道光十九年冬,曾国藩高中进士后衣锦还乡,左宗棠与郭嵩焘一起在长沙拜访了他。两人相见甚欢,却在临别时互赠妙语,透露出彼此的性格差异。 曾国藩笑对左宗棠说:"我送你一句话:季子自称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意见辄相左。"巧妙地嵌入了"左季高"三字。左宗棠不甘示弱,回敬道:"我也送你一句话: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你经济有何曾?"同样嵌入了"曾国藩"三字。一个自视甚高却又怀才不遇,一个谨慎稳健却又不擅军事,两人的性格与命运就此展开。 樊燮京控案后,左宗棠决定隐退,结束了长达八年的幕府生涯。然而,命运却在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再次眷顾了他。胡林翼引荐他进入湘军幕府,成为曾国藩的幕僚。更令人欣喜的是,咸丰皇帝竟派出寄谕询问曾国藩:"左宗棠熟习湖南形势,战胜攻取,调度有方……应否令左宗棠仍在湖南襄办团练事?" 曾国藩见"天心大转",立即回奏称左宗棠"刚明耐苦,晓畅兵机"。朝廷很快授予左宗棠四品卿衔,协助曾国藩办理军务。这标志着左宗棠正式获得朝廷认可,踏入仕途。 当年闰四月,左宗棠遵照曾国藩要求,开始在湖南招募新军。他凭借两次入湘幕的威望,将老湘营为骨干,仅用三个多月时间,就在长沙城外练出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号为"楚军"。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之强,很快便在景德镇与太平军的对决中得到验证。 在随后的乐平战役中,左宗棠更是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当时,太平军侍王李世贤率领五万大军攻打祁门。左宗棠只带着五千人的楚军,在乐平仙桃岭两次击败太平军的后队,迫使李世贤调头转向,解除了曾国藩在祁门的危机。 最终的乐平决战中,左宗棠挖掘外壕十余里,引水塞堰,削弱敌人突击能力。当李世贤改变战术,集中兵力由城东北绕攻城西时,左宗棠抓住战机,以攻为守,兵分三路发起反击。太平军被切为数断,首尾难以相顾,被打得人仰马翻,李世贤易服逃遁。 咸丰帝得知此胜利后,龙颜大悦,将左宗棠由襄办军务改为帮办军务,授为大常寺卿,官位提升至正三品。从永州客栈的传说到军营战场的实绩,左宗棠的命运,就此改写。
1859年,左宗棠担任钦差大臣前往永州查案,不去朝廷提前安排好的驿站,执意要住客
熹然说历史
2025-04-23 21:25: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