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亲自下场给群众们进行科普,原来我们一直对美国的消费品市场有些高估了。 央视这次算是把美国消费品市场的皇帝新装给扒下来了。咱们以前总觉得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结果人家专家一查数据,好家伙,美国18.8万亿美元的消费里,12.7万亿都花在看病、租房、打官司这些服务上,真正买东西的钱只有6.1万亿,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先说美国市场的底子。按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23年美国人买汽车才1590万辆,咱们中国却卖了3144万辆,直接翻倍;手机消费更夸张,美国一年买1.5亿部,中国能卖2.86亿部。 更搞笑的是,美国人买个包、买条裤子花的钱是咱们的十倍,结果一查,这些东西在中国制造只要几美元。这哪是消费能力强,分明是“人傻钱多”的典型案例。 再看看美国的产业空心化。美国大豆年产1.18亿吨,自己只能消化一半,剩下的全靠出口,而中国一家就买走全球三分之二的大豆。现在中国不买美国大豆和液化天然气了,美国农民直接慌了神,连“赔掉土地”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但咱们中国出口早就不是“吊死在一棵树上”了。2018年咱们对美出口占19.2%,到2024年已经降到14.7%,而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增长了7.2%,占总出口的一半以上。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德国车企、日本电子厂、韩国半导体企业,都扎堆来中国投资。美国想靠关税逼供应链回流,结果呢?越南、墨西哥这些“替代国”的进口数据暴涨,但背后全是中国企业转移产能的影子。 美国折腾了8年,贸易逆差反而涨了50%,这就像一个人想减肥,结果越减越肥,最后只能怪秤有问题。 美国市场的“虚胖”正在被戳破。特朗普加征关税后,美国进口量暴跌64%,连航运密度都比不上中国和欧洲。美国政府还在搞“关税数字游戏”,结果自己的企业扛不住了。佛罗里达的文具公司因为关税成本暴涨,只能裁员、涨价;加州农业和制造业直接损失数千亿美元。 中国这边呢,早就开始转型了。从“贴牌代工”到“品牌出海”,珀莱雅、传化集团这些企业靠技术创新打开市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这些“新三样”出口增长29.9%。美国想靠关税压咱们,反而逼得咱们从“卖产品”转向“卖技术”,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最后说说政策建议。咱们得学“南京石材商会”,政府牵头、商会协调,该涨价就涨价。美国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中国货的高性价比,只要咱们质量过硬、品牌够响,适当涨价他们还得接着买。 更重要的是,咱们有“国家品牌建设”撑腰。从“三个转变”到“中国品牌日”,政策推着企业从“制造”走向“创造”。咱们的目标不是当“世界工厂”,而是要当“全球品牌总部”。 总结一下,美国市场就是个纸老虎,看着唬人,实则虚胖。咱们中国出口早就“多条腿走路”,美国越折腾,咱们越有底气。与其盯着美国那点“虚胖”的市场,不如好好修炼内功,把中国品牌做成全球硬通货。到时候,不是咱们求着美国买,而是美国求着咱们卖。这才是真正的“以战止战”,用实力让对手服气。
央视亲自下场给群众们进行科普,原来我们一直对美国的消费品市场有些高估了。 央视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5-04-24 03:52: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