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用中文打招呼,这位顾问当场炸毛:“亚洲人就是中国人?你这是种族偏见!”游客解释只是表达友好,但顾问坚持要对方“离开这片海滩”。 事情闹大后,68个导游和旅游公司联名投诉他“搞坏行业名声”,原来这老哥早就是争议人物,天天在社交媒体挂同行黑料,国家公园管理局都警告过他“别拿工作账号当个人战场”。 这事在泰国吵翻了天,有人拍手叫好,说西方游客动不动用中文“你好”见人就喊,跟喊服务员似的,谁听了都膈应;也有人骂顾问玻璃心,“泰国人管所有白人都叫‘法朗’,凭啥不让游客喊‘你好’?” 更绝的是挖出他黑历史——打着政府名号在网上带节奏,把当地旅游公司坑得够呛。 国家公园管理局这回也没护短,直接承认“这伙计确实难管”,毕竟谁都不想要个随时引爆热搜的“官方网红”。 现在问题来了:当善意问候撞上文化雷区,到底该谁让着谁?游客想表达友好,本地人要维护尊严,这本该是场双赢的对话,怎么就成了双输的闹剧? 这事压根不是语言对错的较量,游客那句“你好”背后,藏着几十年欧美看东方的老眼光——把亚洲当个整体,默认黄皮肤就该懂中文,这和泰国人喊西方人“法朗”一样,都是图省事的标签化思维。 但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从业者打着“反歧视”旗号搞网络暴力,把公共服务账号变成私人复仇工具。 当旅游顾问忙着拍短视频当意见领袖,谁还记得他们的本职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泰国旅游局该醒醒了!旅游口碑不是靠怼游客攒出来的,与其纵容员工在网上撕逼,不如给所有从业者发本《跨文化沟通指南》。 记住,游客花钱买的是舒心体验,不是来参加道德审判大会,全球化玩到今天,尊重早该升级到2.0版本——不是“我说你错”,而是“听你说完”。 真正的尊重从来不是单行道,而是让不同口音的“你好”都能找到回家的路,你在旅行时遇到过这种“好心办坏事”的尴尬瞬间吗? 参考资料:看见泰国
游客用中文打招呼,这位顾问当场炸毛:“亚洲人就是中国人?你这是种族偏见!”游客解
哈皮的瓜瓜
2025-04-24 10:22:18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