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济丸,可以调理这7种疾病:先来看一下药物组成。保济丸:藿香、白芷、苍术、厚朴、

恒林说健康 2025-04-24 10:56:17

保济丸,可以调理这7种疾病:

先来看一下药物组成。

保济丸:藿香、白芷、苍术、厚朴、橘红、茯苓、薏苡仁、菊花、蒺藜、神曲、薄荷、稻芽、木香、葛根、天花粉、钩藤

碰到这种药味比较多的组方,可以给它分一下组。

第一组:藿香、苍术、白芷,解表散寒

这三味药一去到体内,可以把毛孔打开,令盘踞在体内的风寒之邪发散而去。

第二组:茯苓、薏苡仁、橘红,化痰祛湿

茯苓和薏苡仁是中医常用的祛湿药,大家也都比较熟悉,至于橘红,什么是橘红?就是把陈皮里面那一层白色的橘络去掉,剩下的外面红色的部分叫橘红,橘红化痰的作用要更突出。

第三组:木香、厚朴,行气理气

周身上下,哪里有气堵了,气郁了,这两味药都能管。

第四组:菊花、薄荷,清热解毒,负责把体内的热邪清一清

第五组:天花粉,滋阴清热,防止热盛伤津

这两组药有什么区别呢?打个比方,这就好比起火了,前者是抡起铁锹,直接把火扑灭,而后者是在体内下一场雨,把火浇灭的同时,也能让燥热的五脏六腑凉快一点。第六组:稻芽、神曲,消食化积

负责把肚子里运化不了的食物一点点分解掉,让脾胃恢复活力。

第七组:葛根,升清降浊

葛根可以鼓舞脾胃的清阳之气往上升,它为什么有这个作用?因为葛根是藤本植物葛藤的根,它深入土壤的同时又不断地向四周开疆扩土,吸收土地的精华,然后源源不断的往高处输送,所以葛根具有升达之性。

第八组:钩藤、蒺藜,平肝息风,防止脾虚肝盛而生风

脾在中医五行中属土,肝属木,脾虚了,脾土不牢固了,那肝木就长不好,就容易左摇右晃,动而生风。钩藤和蒺藜两味药可以从外面把肝木固定住,防止肝风内动。

总的来说,保济丸的功效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解表、去湿、和中。

那么,它都能治疗哪些疾病呢?

保济丸可以治暑湿感冒,治腹痛、腹胀,治呕吐、泄泻。

保济丸这味药夏天用的比较多,因为夏天天气热,雨水也多,两者一交织,夏季特有的致病邪气,暑湿就出现了。

这种又湿又热的天气,就像一个倒扣的大蒸笼,人体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暑湿之气。这个时候,人最想干什么?想吹风扇,对不对,吹风扇不过瘾还要吹空调,甚至巴不得像鱼儿一样一个猛子扎到水里去。

内有湿热的同时,又外感风寒,很多人就会出现发热、流涕、头痛、鼻塞等感冒的症状。

也有些人呢天气一热就想喝点凉饮,吃点冰镇水果,既有寒,又有热,寒热一碰面,就要打起来,脾胃就受不了,人就要腹痛、腹胀或者上吐、下泻。

碰到这些情况,保济丸就能治。它里面有解表散寒的藿香、苍术、白芷,有清热的菊花、薄荷,又有祛湿的茯苓、薏苡仁。尤其是藿香,藿香这味药相当厉害,在外能发散风寒,在内能去湿浊,在上能止吐,在下能止泻,藿香正气水大家都喝过,它的味道虽然不怎么好,但是治起病来,那是立竿见影,药到病除。所以藿香代表的就是正气,正气一足,就能驱邪外出。

晕车了,保济丸也能派上用场。

晕车也好,晕船也好,都是因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

《黄帝内经》里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膑胀。清阳不升则下陷,可致眩晕、泄泻、崩带、淋浊等;浊阴不降而上逆,常见眩晕、痞证、胸腹胀满、鼓胀等。

人体内的这个浊气啊本来是应该往下走的,但是现在却时时往上冲,像孙猴子大闹龙宫似的,搅的胃心胸这一块儿,翻江倒海的,人就会头晕,恶心,甚至呕吐。

保济丸里有葛根,它能升清降浊,可以把清气升上去,把浊气降下来。再加上行气的木香和厚朴助它一臂之力。

那么,这些浊气又是从哪里来的?其实都是些肚腹里难以消化的食物,不怕,再用点稻芽、神曲给它一点一点分解掉。

也正是因为有了稻芽和神曲,所以保济丸还有一点开胃化滞的作用。

人在夏天的时候,受到暑湿之气的熏蒸,很容易疲累,提不起精神,你无精打采的同时,脾胃也跟着偷懒,不好好干活,如果不小心又受了风寒,那个感冒迟迟好不过来,拖到后面,饭也吃不下去,保济丸用上,外散风寒,内去暑湿,还能帮你把胃口打开。所以有些人吃了保济丸以后,奇怪,不仅感冒好了,胃口也变好了。

0 阅读:66
恒林说健康

恒林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