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投降后,宋子文见到旧情人盛爱颐,亲切地主动上前搭话,不料盛爱颐根本不正眼看他,事后每当有人问起这件事,盛爱颐只是冷漠的说道:“我才不跟他啰嗦呢!” 时间回到二十多年前,1916 年,上海滩的风云人物盛宣怀离世,彼时 16 岁的盛爱颐,已然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她是盛宣怀最宠爱的女儿,母亲庄夫人更是将她视为掌上明珠。盛家为她请了顶尖的老师,既教她传统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又传授西方的音乐、舞蹈、英语等知识。 每次重要的社交场合,父母都会带着她,使得她年纪轻轻就见多识广、伶牙俐齿,“盛七” 的名号在上海滩无人不知。 那时,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宋子文,经大姐宋霭龄推荐,成了盛爱颐哥哥盛恩颐的英文秘书。宋子文长相英俊,又有着留学背景,知识储备丰富,口才更是一流。 在频繁出入盛家的过程中,他与盛爱颐相识了。 每次给盛爱颐讲课时,宋子文总能旁征博引,把异国的风土人情说得绘声绘色,很快就赢得了盛爱颐的好感。两人相处久了,感情愈发深厚,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然而,当盛爱颐把想和宋子文结婚的事告诉家人时,却遭到了母亲庄夫人的强烈反对。 庄夫人派人打听后得知,宋家只是一个传教士家庭,宋子文的父亲在教堂工作,与盛家的显赫家世相比,差距实在太大。 在庄夫人眼里,宋子文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宝贝女儿。宋子文曾试图说服盛爱颐私奔,可深受传统礼教影响的盛爱颐,怎么也跨不过这道坎,她不能让家族蒙羞。 之后,庄夫人和盛恩颐把宋子文调到汉口工作,想彻底分开他们。但宋子文对盛爱颐思念至极,没几天就又跑回了上海。 1923 年,孙中山在广州重建革命政权,急需人才。经二姐宋庆龄推荐,宋子文得到孙中山的任用,就此踏入政坛。 孙中山多次催促宋子文南下,宋子文深知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可他又放不下盛爱颐,便多次劝说她一同前往广州。 盛爱颐一方面不想违背母亲的意愿,另一方面对未知的广州生活充满担忧,始终犹豫不决。有一次,盛爱颐和妹妹在钱塘江看潮,宋子文追到杭州,拿着三张车票,恳请她们一同前往广州。 但盛爱颐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没能下定决心,她拿出一把金叶子送给宋子文,希望他能用这些去成就一番事业,自己愿意等他回来。 可宋子文却误解了她的意思,以为盛爱颐要和他断绝关系,失望之下,独自踏上了南下的路。 到了广州后,宋子文凭借自己的才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迅速崭露头角。1927 年,他结识了张乐怡,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于次年结婚。 而在上海的盛爱颐,还在痴痴地等待着宋子文。1930 年,当宋子文带着妻子张乐怡回到上海,出现在各种公开场合时,盛爱颐才如梦初醒,伤心欲绝的她大病了一场。 1932 年,在家人的安排下,盛爱颐嫁给了庄铸九,过上了平淡的生活。 在之后的日子里,宋子文对盛爱颐始终怀着愧疚之情。有一次,盛爱颐的哥哥嫂子受宋子文所托,安排了一场活动,想让两人见一面。 盛爱颐不知情,便应邀前往。结果在活动现场,与宋子文不期而遇。 宋子文主动上前交谈,周围的人也纷纷出来劝和,可盛爱颐对宋子文当年的行为依然耿耿于怀,直接拒绝了一起吃晚餐的邀请,毫不留情地转身离开。 1946 年,盛恩颐的儿子盛毓度因曾为日本人做过翻译,被当作汉奸关进监狱。盛家上下四处求情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他们想到了盛爱颐,希望她能找宋子文帮忙。 盛爱颐起初并不想掺和,但侄媳妇亲自跑来,跪在她面前苦苦哀求,盛爱颐实在无法推脱,只好给宋子文打电话,说希望第二天中午能和侄子吃个饭。 宋子文接到电话后,当即答应。第二天中午,盛毓度就被释放了。 从那之后,虽然宋子文对盛爱颐还会偶尔关注,甚至在给女儿取名时,还融入了盛爱颐名字中的 “颐” 字,但盛爱颐却始终对他保持着距离。 直到 1983 年,盛爱颐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她与宋子文这段跨越几十年的爱恨纠葛,也成了上海滩人们口中经久不衰的故事。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家族的门第、个人的理想追求,让这对有情人最终错过,其中的无奈与心酸,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
日本人投降后,宋子文见到旧情人盛爱颐,亲切地主动上前搭话,不料盛爱颐根本不正眼看
霜狼踏雪寻梅香
2025-04-24 15:14:44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