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看不惯了!”四川一女孩花90多块挂了个专家号,医生一上来就让她去做一堆检查。女孩好不容易做完检查拿着报告回去复诊,却被告知专家已经下班,想看报告还得再挂号找别的医生! 医院的走廊人声鼎沸,小王捏着刚拿到的检查报告,站在诊室门口,愣住了。 电子屏冷冷显示“专家已下班”,时间不过下午两点,门锁得严实。 她问护士怎么回事,得到的答复却是专家只看半天,想看报告只能再挂号找其他医生。 90多元换来的,是几张检查单和一句“下次再来”,她攥着报告,掌心微微出汗,周围的喧嚣像隔了层玻璃,热闹属于别人,自己的期待却摔得粉碎。 委屈在胸口翻涌,她觉得自己像被医院的规则推着走,成了齿轮间的尘埃。 那天清晨,薄雾笼罩成都,小王因身体不适早早赶到这家三甲医院。 她本想挂个普通号,踏踏实实看病,可导诊台告知普通号已满,只剩专家号。 她犹豫片刻,想到身体的紧迫感,掏出90多元挂了号,选择了信任专家。 诊室里,专家匆匆问了几句,便开出一堆检查单,抽血、B超、心电图,像是任务清单。 小王没多想,接过单子,奔波于各个科室,排队、等待、缴费,她耗费一上午,阳光从医院高窗洒下,落在她疲惫的脸上。 终于拿到报告,她以为答案近了,却没想到迎来的是一场空,回到家,小王越想越憋屈,把这段经历发到网上,没想到引发热议。 网友们有的吐槽医院管理不透明,挂号时从没提醒专家只看半天;有的分享类似遭遇,检查结果没出医生就下班。 也有人理解医生,觉得专家精力有限,号源紧张,观点不同,共鸣却一致:看病太难,流程太冷。 90多元的挂号费,承载的是病人对健康的渴望,却被一句“重新挂号”碾碎。 小王的遭遇像一面镜子,照出无数人就医时的无奈,医院的规则像台机器,病人疲于奔命却难求答案。 医患间的信任裂痕,在冷冰冰的流程中越拉越大,或许,只有更透明的规则、更贴心的服务,才能让这份渴望不被辜负,让医院的走廊不再只是喧嚣,而是温暖的希望。
为什么医生这样高尚的职业会遭人诟病? (•́.̫•̀)!!!
【24评论】【7点赞】
用户42xxx19
上次去医院医生直接建议我们先挂普通号,反正要做检查。。。
焰火
很正常,这种只能等专家出诊或者去疗区找一下。正常专家号都是做好了各种检查,拿着报告去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