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转型升级与”必须结合实际,从实际现状出发 在富阳,曾经的两大支柱产业是通信和造纸。记得90年代,光是电缆厂有富通、富春江、富通、华伦、华达、飞虹、蓝鸟等,绝大部分都是光缆、电缆都兼顾,富通还有光纤、光纤预制棒等产业头部工序、产品。 在造纸行业的企业其实更多(据可搜索信息显示,2013年初有237家),记得90年代初富阳的航母企业里就有杭州永泰纸业和杭州新海纸业两家,包括后来的春胜纸业、三星纸业都是行业的头部企业。 如果说电缆厂退出富阳市场,是“光”进“电”退(光缆替代电缆)是信号传输、技术进步的替代升级缘故的话,那造纸企业在富阳市场消身匿迹,则好像主要出于环保和所谓的转型升级,有拆、有转,现在基本已经没什么造纸企业了… 没有了电缆、造纸两大支柱产业,包括相关的关联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有大量企业重新再就业… 现在回头看看,我们的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了!再听听钟睒睒的“转型很难,生机更重要,不要听专家胡说”是不是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一个地区考虑转型升级考虑的因素远远多于一个企业,切不可盲目跟风!
从浪尖到心尖,这组海边嬉戏图让你一眼沦陷
【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