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张照片很少有人见过!
2003年2月11日,天津的天刚蒙蒙亮,一则消息让整座城市陷入了寂静——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走了。
这位89岁的老人,在清晨6点45分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这一辈子,靠一张嘴皮子把无数人逗得前仰后合,可那天,天津人却被他“逗”哭了。
马老去世的消息像长了腿,大清早就传遍街头。卖煎饼果子的摊主把收音机音量调到最大,蹬三轮的师傅停在路边抹眼角,连胡同口下棋的老头都收起了棋盘。
有人蹲在报亭门口等第一份印着讣告的报纸,嘴里念叨着:“马三爷的《逗你玩》我听了三十遍,每遍都乐得拍大腿,往后可咋办啊......”
三天后的葬礼,成了天津城从未见过的场面。送葬队伍从医院出发时,门口已经挤得水泄不通。有拄拐杖的白发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女,连蹬三轮的都把车锁在路边跟着走。
队伍里突然爆出一嗓子:“马三爷您慢走!”几千人齐刷刷跟着喊,声浪震得树梢上的积雪簌簌往下掉。
最扎心的是那些攥着录音机的年轻人。他们把马老的相声磁带贴在胸口,有人红着眼眶跟身边人说:“我爸临走前就爱听《买猴》,现在爷俩能在那边接着乐了。”
几个穿校服的中学生追着灵车跑,书包里的课本哗啦响,却没人舍得让他们停下。
灵车拐过劝业场时,有个穿大褂的老艺人突然跪在马路牙子上,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后来才知道,这是当年和马老同台的老伙计。
那天,天津茶馆里的相声场子全歇了,演员们说:“马三爷的魂儿还没走远,我们张不开这个嘴。”
我说句实话,看着那些攥着手绢抹泪的老百姓,我突然明白:马三立把相声说进了中国人骨头缝里。他走了,带走的不是几个段子,而是一代人盘着核桃听收音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