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武则天很淫荡,这事儿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很多史书包括《新唐书》《旧唐书》都记载

爱吃凉拌菜 2025-04-25 09:13:50

说武则天很淫荡,这事儿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很多史书包括《新唐书》《旧唐书》都记载她宠幸薛怀义、张易之等面首,野史更是把她描绘得不堪入目。长久以来,“淫荡成性”成了她的标签。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一提到她,很多人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淫荡”。史书上写她宠幸薛怀义、张易之这些面首,野史更是把她说得下流不堪,好像她一天到晚就忙着搞乱男女关系。可这标签到底是真是假? 武则天这辈子,太传奇了。她生于624年,家里条件不错,父亲武士彟靠着辅佐唐高祖发家,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14岁那年,她被选进宫,成了唐太宗的才人。那时候她还叫“武媚”,在后宫里低调得很,太宗去世后,她按规矩去了感业寺当尼姑。结果唐高宗李治祭拜时看上了她,把她接回宫封为昭仪。从这儿开始,她的命运就跟“逆袭”俩字绑在了一起。 她在后宫混得风生水起,后来抓住机会搞掉王皇后,自己登上皇后宝座。高宗身体不行的时候,她开始插手朝政,坐在帘子后面批奏章,慢慢把大权攥在手里。690年,她干脆称帝,改国号为周,成了中国历史上独一份的女皇帝。这一路,她靠的不光是运气,更有脑子和手腕。她提拔寒门出身的人才,开垦农田,修水渠,国家经济搞得有声有色,边境也稳得住。光看这些功绩,谁敢说她是个没本事的女人?

可说到“淫荡”这标签,就得聊聊史书里那些记载了。《旧唐书》《新唐书》都提到她宠幸过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这些男人。薛怀义是个和尚出身,后来入了宫,成了她的亲信。张易之和张昌宗是兄弟俩,长得俊俏,陪在她身边时间也不短。这些事儿在正史里有明确记载,不是空穴来风。野史就更夸张了,说她夜夜笙歌,生活糜烂,面首多得数不过来,搞得她像个色欲熏心的妖女。可这些说法靠谱吗?咱们得打个问号。 先说薛怀义。这家伙本来是个街头和尚,后来被武则天看中,带进宫里改了名字。他在宫里挺横,仗着武则天的宠信,连朝臣都敢惹。后来他越来越嚣张,武则天也烦了,最终把他收拾掉,死了也就死了,没啥好说的。再看张氏兄弟,这俩人长得好看,晚年常陪着武则天,朝里朝外都有人看不惯。狄仁杰就曾直言劝过她,说这事儿影响不好,武则天听了也没全护着他们。后来705年政变,张氏兄弟被杀,头都没保住。从这些来看,她的“面首”不是啥浪漫故事,倒更像是政治棋盘上的棋子。

那为啥“淫荡”这标签甩不掉呢?史书虽然提了这些男人,但没说她天天沉迷男色。那些野史里不堪入目的描述,很多是后人添油加醋,带着偏见写的。武则天是个女人,还掌了大权,这在古代男权社会里就是个炸雷。男人当皇帝,三宫六院没人说啥;女人掌权,稍微有点私生活,就被放大成“淫乱”。这背后,是不是有点双标?她宠幸面首,可能有个人喜好,但更多是政治需要——拉拢人手,对抗朝臣,稳住权力。她晚年国事没落下,运河修了,仗也打了,成绩摆在那儿,哪像野史里说的那样不堪? 再想想,她14岁进宫,熬到称帝都66岁了,晚年都快80,身体精力还能支持“夜夜笙歌”?这听着就不太像话。那些传闻,很可能是政敌或后世儒生故意抹黑她。毕竟,一个女人打破规矩坐上龙椅,太刺眼了,骂她“淫荡”是最好使的脏水。狄仁杰那样的重臣都敢直谏,可见她治国还是有底线,没真让私生活乱了朝纲。

705年,她病重,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中宗复位,她被赶到上阳宫。同年冬天,她去世,82岁。临死前,她要求跟高宗合葬,墓前立无字碑,去掉帝号,自称“则天大圣皇后”。这无字碑挺有意思,有人说她觉得自己功过说不清,有人说是她故意留给后人评说。不管咋样,她这一生,功绩和争议都甩不掉,“淫荡”的标签也跟着她进了棺材。 武则天能当皇帝,靠的是真本事。她在高宗时代就管朝政,后来自己称帝,开创了个小盛世。经济上,她重视农业,国库充实;军事上,边疆稳固,战绩不差;政治上,她打破门阀垄断,给寒门士人机会。这些事儿搁在哪个皇帝身上,都是大功。可她是个女人,评价就变了味儿。 在男权社会,女人掌权本身就是原罪。男人三妻四妾叫正常,女人有点私生活就叫“淫荡”。武则天的面首,可能有她自己的欲望,但更多是政治手段。薛怀义、张氏兄弟这些人,帮她稳住势力,对付反对派。她不是第一个用这种办法的统治者,可偏偏因为她是女的,被骂得最狠。那些史书作者,大多是男人,带着儒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观念,写她时难免下手重。 她面临的困境,也不光是私生活的非议。朝臣里反对她的人多,政变前就有不少人盯着她的位子。她得比男人更狠、更聪明,才能站稳脚跟。晚年张氏兄弟得宠,确实让朝野不满,但她收拾薛怀义的果断,也说明她没完全昏头。她的权力和欲望,跟男皇帝比,其实没啥本质区别,区别只在性别。

0 阅读:3
爱吃凉拌菜

爱吃凉拌菜

自我拉扯的孤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