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德国721细菌研究所,一位女管理员哀求负责人亨内博士吻别,博士不假思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23 12:43:44

1944年,德国721细菌研究所,一位女管理员哀求负责人亨内博士吻别,博士不假思索就抱住美人深吻。可他没料到,女人嘴里竟暗藏毒药,分了一半送到他嘴里......

1944年德国有个专门研究细菌武器的秘密基地,代号721研究所,那会儿正是二战打得最凶的时候,纳粹除了在战场上发疯,暗地里还捣鼓着更缺德的玩意,用细菌当武器杀人。

管这个项目的头儿叫亨内博士,这人脑子确实灵光,可惜全用在歪门邪道上了。

要说英国情报部门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早两年就盯上这个研究所了。

为了阻止这帮疯子,专门从难民营里挑了个叫韦芳菲的姑娘,这姑娘全家都被害死了,自己东躲西藏活下来,听说能报仇,二话不说就接了这要命的差事。

韦芳菲先是在特工训练营里脱了层皮,学德国人说话走路,连写字都要模仿得一模一样。

靠着这股子机灵劲,她混进721所当上了办公室文员,这位置好,离亨内博士的实验室就隔两间房。

要说亨内这人也怪,平时板着个脸搞研究,见到韦芳菲倒总爱多说两句闲话。

日子久了,韦芳菲心里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她恨亨内搞这些害人东西,可又不得不承认这人确实有本事。

有时候看他熬夜做实验那股子认真劲,还觉得挺可惜的,不过这些念头也就是一闪而过,她可没忘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转过年头到了1944年春天,风声突然紧了,韦芳菲偷听到亨内马上要被调去日本,那边实验室都准备好了。

这下她可急眼了,要是让这瘟神带着研究成果跑了,指不定还要害死多少人,当天中午,她趁着送饭的机会,把定时炸弹塞进装文件的铁柜子里。

要说这姑娘下手是真利索,炸药安得严丝合缝,轰隆一声响,那些要命的实验数据全成了灰。可惜动静闹得太大,她自己也没跑成,被警卫按在地上捆成了粽子。

关进小黑屋那几天,韦芳菲心里跟油煎似的,炸是炸成了,可亨内老狐狸还活蹦乱跳。

正发愁的时候,牢房门吱呀一声开了,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亨内本人,他红着眼圈,嘴里念叨什么"没想到是你""太让我伤心了"之类的酸话。

韦芳菲脑子转得飞快,顺着话头就装可怜,她说自个儿也是迫不得已,临死前就想再要一吻。

亨内看着眼前的人,随机靠近了一步,完成了她的请求,韦芳菲牙缝里藏的毒药丸子咔嚓咬破,半口毒水直接渡到亨内嗓子眼里。

这毒药劲头真够猛的,俩人当场就瘫地上吐黑血,亨内瞪着眼睛还没明白怎么回事,韦芳菲已经笑着咽了气。

后来打扫现场的人说,这姑娘闭着眼的样子倒像是睡着似的。

转过年来战争结束,英国人在韦芳菲老家给她立了块碑,要不说命运弄人呢,当年她全家让家破人亡,最后倒是她亲手掐灭了最毒的那把火。

亨内博士研究的那套细菌武器要是真弄成了,按后来解密的文件看,足够让半个欧洲的人遭殃。

有件事挺有意思,英国国家档案馆前些年公开的记录里有提到,当年为了培养韦芳菲这个特工,情报部门特意找了三个德语老师轮着教。

她学的可不是普通德语,而是专门模仿萨克森口音,因为721研究所多数职员都是那地方的人,这细节要不是档案解密,外人根本琢磨不出来。

而亨内年轻时在柏林大学是出了名的天才,1936年《自然》杂志还登过他的论文,讲的是微生物培养新技术,可惜后来被盯上,硬给拽进了细菌武器项目。

战后清理研究所时,士兵在他办公桌抽屉里找到本日记,最后一页写着"科学不应沦为屠刀",落款日期正是他被毒死那天。

韦芳菲的故事后来被写进盟军反间谍教材,不过用的都是化名,直到九十年代东西德合并,原先的机密文件陆续解密,人们才知道当年有这么个不要命的女特工。

要说这事最玄乎的地方,是韦芳菲怎么把毒药藏住的,后来法医报告说,她后槽牙被挖空做了个小机关,里头塞着氰化物胶囊。

这手法跟苏联特工常用的"死亡之吻"很像,但英国情报局从来没承认教过这个,有历史学家猜,可能是她在难民营那会儿,学的野路子。

战后清算的时候,盟军审讯过721所幸存的研究员,有个叫施耐德的助理说,其实亨内博士私下抱怨过好几次,说上头催得太急,很多实验数据根本来不及验证。

要是韦芳菲晚动手两个月,等他们真把稳定培养的菌株搞出来,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当年要是没有韦芳菲这档子事,细菌武器说不定真能赶上战场末班车。

别的不说,光看他们1944年还在佩讷明德捣鼓V2火箭就知道,这帮疯子临到死都要咬人一口,所以说韦芳菲这一炸一毒,救下的人命怕是得以百万计。

信息来源:刘丙海.黄学爵.谍海风云 世界著名谍战和间谍[M]. 北京.金盾出版社出版.2015.2011.152-158

0 阅读:1978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