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台湾的回归可能会有三种方式,目前看来,第三种可能性最大,因为武力统一以及被动和平回归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这些年,台湾的半导体、电子产品跟大陆的产业链绑得死死的,2024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占了它外贸的三成多。 如果在这基础上搞个两岸自由经济区,台湾的企业能更方便地进入大陆市场,普通人也能从合作里尝到甜头。 就像粤港澳大湾区,香港的金融、深圳的科技、广州的制造业凑一块儿,硬是把整个区域的竞争力拉上去了。 而主动和平回归,靠的就是这种吸引力。经济发展到一定地步,台湾人自然会掂量:跟着大陆混,日子会不会更好过? 1990年的两德统一,东德人眼瞅着西德的繁荣,主动选择合一家。这路子听着理想,但也不是没先例。 香港的“一国两制”实践,虽然有波折,但客观上让香港跟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更紧密了。 两岸要是再加上文化牌,比如多搞点青年交流、影视合作,台湾的年轻人慢慢就会觉得,大陆不是“对岸”,而是“身边”。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稳,留下的不是伤疤,而是共同的盼头。 反过来,武力统一,代价就太大了。真要打起来,台湾的工厂、港口怕是得变成废墟,重建得花多少年?更别提老百姓的心理创伤,失去家园的痛不是钱能补回来的。 美日这些国家也不会闲着,八成会跳进来搅局,哪怕只是卖军火、搞制裁,也够两岸喝一壶的。 长远看,武力拿下台湾,可能换来的是隔阂和怨气,想一家亲?难上加难。这条路,风险大,收益小,实在划不来。 而被动回归,听着省事,其实也不容易。假设美国哪天真不管台湾了,或者影响力大不如前,台湾可能在外部压力下回归。可问题在于,台湾内部对大陆的认同感没那么强。 多年来的教育、媒体影响,让不少台湾人觉得大陆离他们挺远。即便形式上统一了,思想上的隔膜还得花好几代人去磨合。 这种方式,短期看可能行得通,但要让两岸人真正心贴心,时间成本一点不比主动回归少。 说到底,两岸的路还得靠经济和文化两条腿走路。就像现在,台湾的综艺、音乐在大陆有市场,大陆的短视频、电商也影响着台湾年轻人。 这些点点滴滴的联系,慢慢就能把两岸的心拴在一起。
周锡玮这个建议就是侮辱大陆人的智商!在两岸交流会上周锡玮建议,大陆对台湾全面开
【1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