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不愿意给美国台阶下? 联合早报援引专家的观点,中美贸易战升级到白热化,双方宁可拼得两败俱伤,也谁都不愿先低头。 中国显然不打算给任何台阶下,这场对抗已变成摊牌式的豪赌,但这是中国在赌气吗?显然不是! 特朗普曾公开抱怨“始终没有接到中国电话”,背后是美国希望中国主动妥协的心态。 但中国的回应很明确,谈判可以,但必须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中国选择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与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存在根本冲突。 美国担心中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崛起会动摇其科技霸权,因此不惜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 但中国没有退缩,而是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中国制造2025”,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突破。这种硬刚的态度,让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封锁遏制中国的企图落空。 此外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不允许其向美国低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美国拉拢盟友对华“脱钩”,但欧盟、东盟等国家更愿意与中国保持合作,因为中国的发展带来的是机遇而非威胁。 如果真的向美国低头,那么这些国家又该如何看待我国?我国之前所做的一切也将付之东流。 咱中国人最讲究“以和为贵”,但老祖宗也说了“该硬的时候就得硬”,尤其是有些“台阶”,你一旦给出去,往后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就比如朝鲜战争,在美军登陆之前,我国多次找到美国,希望他不要出兵,面子可以说是给足了。 结果呢,最终还是志愿军扛着艰苦打赢了战争,美国这才坐在谈判桌前,正如彭德怀元帅所说:“老虎是要吃人的,向它让步是不行的。” 再看日本,1985年,美国联合其他国家强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要求日元大幅升值以解决美国贸易逆差,日本妥协后,经济陷入长期停滞,被称为“失去的三十年”。 中国深知这一点,因此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即便面临美国加征145%的关税,依然坚持“不愿打、不怕打”的立场,通过反制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最后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核心,无论是抗美援朝、应对贸易战还是科技封锁,中国的决策都基于对自身安全和发展的考量。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说:“施压、胁迫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这种坚定立场,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保障。 中国不愿意给美国台阶下,本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的必然选择。历史证明,妥协换不来尊重,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严。 美国若想与中国建立健康稳定的关系,就必须放弃霸权思维,以平等姿态对话,否则只会陷入“零和博弈”的死胡同。
纷纷惊呼!东方大国不会上当!形势明朗,中美之间的对抗不会在六月之前结束。
【6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