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之困:上海曙光医院患者的无奈与期待 在上海这座快节奏的城市,看病本就带着焦急与不安,而对于前往曙光医院的患者而言,停车难题宛如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衍生出诸多负面情绪,让就医之路愈发艰难。 清晨的曙光尚未完全驱散夜色,王女士便驾车带着年迈的父亲从城市的另一端驶向曙光医院。她深知医院停车难,特意早早出门,可当抵达医院附近时,拥堵的车流还是让她的心沉了下去。车辆如蜗牛般缓缓挪动,王女士紧握着方向盘,额头沁出细密汗珠,焦虑写满了脸庞。“这得堵到什么时候,父亲身体不舒服,我就怕耽误了看病时间。”她喃喃自语,眼神中满是无助。 好不容易挪到医院门口,“车位已满”的标识犹如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她的希望。王女士不得不驾车在周边道路一圈又一圈地绕行,每一次路过医院大门,看到其他车辆也在徒劳地寻找车位,心中的烦躁愈发强烈。“为了找个停车的地方,我都快把这附近的路跑遍了,医院怎么就不能多提供点车位呢?”她愤怒地拍打着方向盘,声音因焦急而颤抖。 而像李先生这样的上班族,请假看病本就不易,停车难题更是让他苦不堪言。“我一大早来排队挂号,结果停车就花了快一个小时,等停好车,挂号的队伍都不知道排到哪儿去了。这停车难,简直是在消耗我们患者的耐心。”他满脸疲惫,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与抱怨。在漫长的等待中,他不时看看手表,担心错过预约的就诊时间,满心的焦虑无处宣泄。 还有一些患者,在多次尝试找不到车位后,只能无奈放弃当天的就诊。张大爷便是其中之一,他叹息着说:“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本想着来医院好好检查一下,可这停车太难了,我实在折腾不起,只能改天再来。”他的眼神中满是失落,原本期待着能解决病痛的心情,此刻被停车难的问题击得粉碎。 曙光医院东院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最近地铁站约2公里,周边1公里内又缺乏公共停车场,随着医院业务量的不断攀升,停车矛盾日益尖锐。通过“上海停车App”预约停车,常常是未来三天都无车位可约,即便在早上8时释放空位的那一刻尝试预约,328个车位也会瞬间被一抢而空。患者们守在手机前,看着屏幕上显示车位已满,那种失望与不甘溢于言表。“这车位就像中彩票一样难抢,我们大老远赶来,却连停车的地方都找不到,医院和相关部门到底管不管这事?”一位年轻患者气愤地说道。 早在2024年7月,曙光医院东院停车难与立体车库闲置的问题就被媒体曝光。记者实地走访时看到,医院1号门附近“车位已满”的标识醒目,可车辆依旧络绎不绝地驶来。那座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的立体车库,地面一层8个卷帘门紧闭,车库外围施工栏杆生锈泛红,北面及地下室的污水处理系统占据部分空间,西面地面未硬化,被施工围挡分隔。患者们路过这里,无不摇头叹息,满心疑惑与愤懑。“这么好的车库放在这儿不用,让我们在外面干着急,这不是资源浪费是什么?”一位患者家属的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称已完成施工,符合合同要求,只是部分工作未完成交接,使用与否由医院决定。曙光医院东院宣传部门也表示,虽整合了地面停车资源,腾出工作人员车位,但立体车库启用时间仍不明朗,医院正积极与建设方沟通。这座2020年10月18日开工,2021年12月29日竣工,拥有430个车位、配备先进设备的立体车库,至今闲置近9个月,地块资源被白白浪费。患者们看着车库一天天闲置,负面情绪持续升级。“都这么长时间了,车库还是不能用,我们看病停车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一位长期复诊的患者满脸愁容,无奈地诉说着。 如今,距离首次曝光已过去9个月,曙光医院停车难问题不仅未得到解决,反而愈发严重。周边交通因车辆长时间寻找车位拥堵不堪,患者和家属的就医体验降至冰点。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立体车库迟迟无法启用?是繁琐的交接流程,还是部门间沟通不畅?在这9个月里,相关部门和医院是否真正采取了有效措施?这一系列问题亟待解答。 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关乎患者的切身利益,更考验着城市的管理智慧与服务水平。希望相关部门和曙光医院能直面问题,加速推进立体车库启用,优化周边交通管理与停车规划,让患者不再因停车难而饱受困扰,不再让负面情绪在就医途中肆意蔓延,让每一位患者都能顺利就医,重拾健康的希望。
停车之困:上海曙光医院患者的无奈与期待 在上海这座快节奏的城市,看病本就带着焦
碧菡生活很快乐
2025-04-25 11:40:00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