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干部彻底火了!”4月,浙江,一农村女干部用直播带货助农,被质疑利用农民博

奇希谈趣 2025-04-25 16:58:06

“这个女干部彻底火了!”4月,浙江,一农村女干部用直播带货助农,被质疑利用农民博流量!不料,她的一句回应却把格局打开了:如果没有流量,我怎么帮他们增收?网友:读书的意义不是让你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让你带你的家乡摆脱贫困!   在阅读过程中,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随时留言交流!   “你这是在利用农民博流量!”   面对网友的质疑,浙江台州仙居县百花村的90后女干部陈玉琴淡定回应:没流量,怎么帮农民们增收?   一句话瞬间让整个事件的格局打开,引发全网热议。   有网友评论:“这位女干部太实在了,直播带货本就是双赢,那些阴阳怪气的,怕是连自家小区团购群都搞不定。”   也有人说:“读书的意义不是让你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让你带你的家乡摆脱贫困。”   而作为百花村的共富生活委员兼“巾帼村播”,陈玉琴的一天从清晨骑三轮车收货开始,这个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山村,如今靠着她的直播,土特产销路越来越广。   直播间里,从小到土豆片、笋干、南瓜干,大到整只土鸡、几十斤猪肉,都是村民们的“山珍”。   最让网友惊喜的是,遇到农产品爆单,村民们立马跑进地里现摘现发,新鲜得连藤条都还挂着。   每天直播间里总有上百位观众,小黄车里的商品经常被抢空。   陈玉琴和丈夫白天就在村里扫货,用小本本记着:“这家给了几斤蔬菜,那家给了几颗山笋……”到了晚上,她就守在直播间里卖货,一直忙到深夜。   而她这样的坚持换来了实打实的成果,直播间日均成交300单,带动数十户增收,村里的老人们不用再为卖不出去的农产品发愁,日子越过越红火。   流量成了山村致富的新农具,电商打破了地域限制,加上国家修的“村村通”公路,乡亲们的农产品搭上了互联网快车。   这个“土味十足”的直播间,正悄悄改变着一个山村的命运。   每到月底,陈玉琴都会在村委会的水泥台阶上直播分钱,这也是网友们最爱看的内容,那些皱巴巴的钞票被清点后,按着小账本上的记录一一发放到村民手中。   一位老奶奶接过600块钱时感动地说这是“一笔巨款”,这句朴实的话让许多网友红了眼眶。   通过直播带货,村里人的收入有了明显提升,有的月入50元,有的能达到12000元,这些钱最终变成了孩子的新书包、老人的降压药,还有翻修漏雨的屋顶。   看到家乡的变化,不少年轻人也开始回流,帮着打包发货,直播间的人气越来越旺,在线观看人数最高突破5万,连黄桃罐头都卖断货三次。   一个靠天吃饭的小山村,正在互联网的助力下焕发新生。   对此大家都纷纷点赞,因为这个流量用得值,比那些天天卖货秀恩爱的主播强多了。   还有人调侃:“这才是真正的‘泥腿子’直播,看得见汗水,闻得到泥土香。”   事实上,陈玉琴的成功并非偶然,国务院去年就发文明确鼓励干部直播助农,全国各地涌现出不少“网红干部”。   在数字经济时代,流量确实成了农村发展的新引擎。   从清晨的露水到深夜的星光,从一个小账本到满屏的订单,陈玉琴用朴实的行动证明:只要肯钻研创新,“土味”也能变成“香饽饽”。   当快递车载着山货驶出青石板路,这个小山村的故事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暖心风景。   或许,这就是流量最美的样子——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为了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不是为了制造话题,而是为了让农产品走得更远。   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直播带货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理想、责任与担当的时代注脚。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信息来源:美丽浙江)

0 阅读:1
奇希谈趣

奇希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