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20岁富家女学生,爱上京剧大师张君秋,背上嫁妆直接住进张家。张母大怒:成何体统!不料,女学生拿出十几根金条和无数翡翠宝石。张母大喜:下周过门!张君秋则吓出一身冷汗。 1933年,在北京城里,一个名叫滕家鸿的13岁少年拜到了名旦李凌枫门下。在拜师仪式上,这位稚气未脱的少年眼中闪烁着对京剧无比的热爱。他的母亲张秀琴是河北梆子青衣,从小他就跟随母亲到各地演出。少年耳濡目染,对戏曲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也为他日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 "师父,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教导。"少年恭敬地说道。李凌枫看着这个眼神坚定的孩子,点了点头。从那天起,滕家鸿便专心攻青衣,日复一日地刻苦练习。 两年后的1935年,已经15岁的他迎来了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在北京吉祥戏院,他与雷喜福合作,首次登台演出《女起解》。当他开嗓的那一刻,整个戏院寂静无声。那独特的嗓音——"娇、媚、脆、水",宛如清泉流淌,令在场的观众为之倾倒。这一演出大获成功,一炮而红,也让这个年轻人在京剧界崭露头角。 次年,北京《立言报》推选"四小名旦",他名列其中。评论家们赞叹他"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条好喉咙,似尚;腔调,婉转多音,似程;做工,稳重大方,似荀"。自此,人们不再称他滕家鸿,而是以他的艺名——张君秋相称。 事业起步之后,张君秋的艺术之路迎来了更广阔的天地。梅兰芳亲传他《凤还巢》《霸王别姬》等六出戏,二人后来正式结为师徒关系。尚小云收他为义子,向他传授《祭塔》《汉明妃》等经典剧目。程砚秋则常与他讨论唱腔,教导他《朱痕记》《红拂传》《窦娥冤》等。各位大师的真传,使张君秋的技艺日益精进。 1942年,已经在京剧界享有盛名的张君秋,离开了马连良挑班的扶风社,自组谦和社,成为主演。这一举动标志着他已经从一个学徒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京剧名家。在谦和社期间,他与净行的郝寿臣、生行的孟小冬、丑行的萧长华等老前辈多次合作演出,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 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张君秋并非满足于模仿前人。他博采众家之长,将各流派的精华融于一体,结合自身的嗓音特点,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刚健委婉、俏丽清新的独特风格,这也为日后"张派"艺术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944年初的北京,一位名叫吴励箴的银行行长之女在一场京剧演出中第一次看到了张君秋的表演。当时张君秋正演出一段精彩的唱段,他那刚健委婉、俏丽清新的演唱风格深深吸引了这位受过新式教育的富家小姐。吴励箴望着舞台上那个神采飞扬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悸动。 "这就是张君秋。"身旁的朋友低声介绍道,"如今京剧界最炙手可热的青衣名家。" 吴励箴点点头,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舞台。演出结束后,她打听到张君秋已经成家,与妻子赵玉蓉育有五个孩子。但这个信息并没有浇灭她心中的火焰,反而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在那个年代,大家闺秀追求已婚男子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然而吴励箴却打破了这一常规,她开始频繁出现在张君秋的演出场合,并借各种机会接近他。她的追求热情而直接,让张君秋既感到意外又有些不知所措。 一天,张君秋回到家中,发现吴励箴已经带着嫁妆来到他家,表示要嫁给他。张母张秀琴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成何体统!他已有妻子孩子,你一个大家闺秀怎能如此不顾廉耻?" 面对张母的怒火,吴励箴不慌不忙地打开了自己带来的箱子。里面竟然放着十几根金条和无数珍贵的翡翠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些都是我的诚意,"她平静地说,"我知道他已有家室,但在当今时代,一夫多妻并不违法。我只求能与他结为夫妻,不会影响他与原配的关系。" 看着这些贵重的财物,张母的态度逐渐软化。一方面,她被吴励箴的诚意和勇气所打动;另一方面,这些财物确实能大大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也能为张君秋的艺术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这样吧,"张母最终说道,"下周就安排你们的婚事。" 一旁的张君秋听到这个决定,却不禁吓出一身冷汗。他已有家室,虽然法律允许一夫多妻,但这种突如其来的婚事还是让他感到压力重重。然而,在母亲的坚持和吴励箴的诚意面前,他最终接受了这段婚姻。
1943年,20岁富家女学生,爱上京剧大师张君秋,背上嫁妆直接住进张家。张母大怒
暖阳温暖人心
2025-04-25 17:45:29
0
阅读:106
同心
这吴励箴脱妥妥的是颜值狗啊。